时间:2016-01-30 12:35
近日,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国务院总理作出批示指出,食品安全问题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充满期待。过去一年,各级食安委、食安办及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在加强法治建设、落实监管责任、治理“餐桌污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值得肯定。保障食品安全仍面临艰巨任务,要毫不懈怠,持续攻坚。各级政府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切实发挥食安委统一领导、综合协调作用,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坚定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权威监管体系,落实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会议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学习李总理重要批示要求,全面总结2015年食品安全工作,研究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
2015年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按照上级决策部署,在整治突出问题、加强法治建设、创新监管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保持了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比较平稳。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努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张高丽强调,要坚决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织就严密的“防护网”,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要紧盯“田间地头”,综合治理残留超标、土壤重金属污染、非法添加等问题,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把好食品安全第一道关。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实施全过程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推进重点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确保无缝衔接、不留死角。要抓住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深入排查和治理风险隐患和“潜规则”问题。要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着力构建符合国情、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要重拳出击、重典治乱,保持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
张高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履行好保障食品安全这份神圣的政治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督导力度,对未履行责任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坚决严肃问责。近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全力保障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等外源物质。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面积和不合理的使用农药,使得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人体健康等方面,农药残留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建立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和监测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