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1 10:51
		
			  1、耳聋、耳痛、耳鸣:揉三焦经耳门、角孙、颅息、瘛脉、翳风、天牖等穴,心经少海穴,胆经风池穴、风市穴。
  2、中耳炎:三焦经外关穴、肾经太溪穴、肺经孔最穴。
  3、近视眼:一、转眼球。先按顺时针方向转眼球,转动速度须极慢,左、上、右、下,转眼要领在于头始终朝前端不
  动,只动眼,不动头。向左转时,目光要极力向左,能看多远看多远,向上、右、下也如此,极目而视。转动轨道应
  为圆形,不要只是左、上、右、下4个点。顺时针转完25次后,再逆时针旋转25次,这时会感到后颈发酸,关键就在这
  ,必须转到后颈发酸才有疗效。二、这时只要按摩后颈肌肉,酸痛感很快就会消失,而这时会感觉眼部异常轻松。三
  、每天半小时或一小时翘望远处,比如远处树木,屋顶,越远越好,把视线集中在远远一点。四、眼睛疲劳时可眼观
  鼻子5秒,再看远处5秒,反复3次以上。
  4、老花眼:揉胆经光明穴。
  5、眼痛散光:揉肾经复溜穴。
  6、眼睛酸痛:揉胆经风池穴,三焦经中渚穴,小肠经养老穴。
  7、目赤肿痛:揉肝经行间穴。
  8、眼涩无泪:三焦经液门穴。
  9、流鼻血:在左臂心包经刮痧、揉肝经行间穴。
  10、鼻炎:1)鼻流清涕,易喷嚏,易鼻塞。病在膀胱经、肾经,治宜去风寒,清脾湿,补肺益肾。用刮痧法先刮后背
  ,循督脉、膀胱经,刮到皮肤温热;秋冬遇风喘咳者,用艾条慢灸背俞,沿风门、肺俞、脾俞、肾俞,灸至穴位痒痛
  ;委中穴能通鼻窍,可解一时之急;刺激膀胱俞,可使鼻窍持久通畅。
  11、口臭: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脾胃功能弱所导致;另一种口中有异味,伴牙龈出血有腥味,是心包经堵塞导致
  。前一种,敲打胃经,揉脾经公孙穴;后一种,沿心包经刮痧。心包经大陵穴为健脾要穴,最利泻火去湿,善治口臭
  。
  12、胆汁上逆导致嘴苦:胆经阳陵泉。
  13、上火引起口疮:可选小肠经前谷穴。
  14、口干舌燥:三焦经液门穴。
  15、牙痛:揉胆经风池穴、三焦经液门穴。
  16、面部神经麻痹:胆经风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