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又称拳头菜,生长于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
合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特色山野菜的育种、种植、生产加工、出口贸易以及苗木花卉综合开发与一体的省级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产品以干燥薇菜,水煮薇菜,调味即食薇菜三大系列为核心,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线,采用传统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司先后通过日本OCIA有机认证、ISO9001、ISO22000认证并与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目前自有千亩野生蔬菜驯化试验基地,已获新品种认定2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同时承担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并已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和合肥市野生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定。
公司本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顾客第一”的宗旨,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热诚期待海内外朋友前来参观指导,共谋发展。今年4月份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我公司进行特别报道,我们的产品被选入中华好食材,并作为绿色航空食材和高铁食材出现在餐桌上。各大视频网站均有转载!
品名:蕨菜
种类:水煮蕨菜,蕨菜干,盐渍蕨菜,调味蕨菜,蕨根粉
储存条件:常温储存
产品包装:标准出口包装,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食疗功效:蕨菜具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治食嗝、气嗝、肠风热毒等功效,适合所有年龄人群长期食用。
合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薇菜,蕨菜,贡菜,山蕗,竹笋等产品的加工定制和出口贸易,欢迎社会各界咨询订购
《诗经》中的植物——蕨菜
蕨菜又叫拳头菜、猫爪、龙头菜,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
营养成分
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蕨菜所含营养素如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镁、铁、锌、铜、锰、钾。
蕨的根茎供药用。性味:甘、寒。功用: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治食嗝、气嗝、肠风热毒。
中医临床用法:
1.治肠风热毒 蕨菜花(叶)焙为末,每服10克,米饮下(《圣惠方》)。
2.治泄痢腹痛 蕨粉150~200克,先用冷水少许调匀,加红糖,开水冲服(《浙汇天目山药植志》)。
3.治发热不退 鲜蕨根50~100克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志》)。
4.治湿疹 先将患处用水或酒洗净,将蕨粉撒上或以甘油调擦(《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蕨菜嫩叶含胡萝卜素、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钾、钙、镁、蕨素,蕨甙、乙酰蕨素、胆碱、甾醇。现代研究认为蕨菜中的纤维素可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吸收的作用。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失眠。蕨菜还可以止泻利尿,其所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清肠排毒的作用,还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并对麻疹、流感有预防作用。
【性能】:味甘、微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利湿,滑肠。
【成分】:含麦角甾醇、胆碱、甙类、鞣质、淀粉等。
【用途】:用于湿热腹泻或痢疾;小便小利,或妇女湿热带下;大便秘结,或习惯性便秘。
【用法】:煎汤,研末,或煮食,炒食。
【注意】:用以滑肠通便,须作菜食。炒肉或煮汤甚美。作菜食,因经过浸、漂、加热,清热解毒、利湿作用较弱。素食、久食能伤人阳气。
【功效】:
1. 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发热不退、肠风热毒、湿疹、疮疡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之功效。
2. 下气降压。蕨菜的某些有效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气通便的作用。
3. 蕨菜能清肠排毒,民间常用蕨菜治疗泄泻痢疾及小便淋漓不通,有一定效果。
4. 蕨菜可制成粉皮、粉长代粮充饥,有补脾益气,强健机体,增强抗病能力。
1、蕨菜散:蕨菜研末,每服3~6g,米饮送下。
源于《圣惠方》。本方取蕨菜清热解毒及利湿之功。用于湿热腹泻或痢疾。
2、蕨菜木耳肉片:蕨菜15g,以水浸漂后切段;木耳6g,又水泡胀;瘦猪肉100g,切片,用湿淀粉拌匀,待锅中食油煎熟后放入,炒至变色,即加入蕨菜、木耳及盐、酱油、醋、白糖、泡姜、泡辣椒等翻炒均匀食。
蕨菜、木耳质滑润而能利肠道,便性偏寒凉,唯与肉同炒,则较平和而味而鲜美。用于老人、虚人津血不足,肠燥便秘或大便不利。
古典论注
蕨菜可以冷食也可热食。
1. 蕨菜可鲜食或晒干菜,制作时用沸水烫后晒干即成。吃时用温水泡发,再烹制各种美味菜肴
2. 鲜品在食用前也应先在沸水中浸烫一下后过凉,以清除其表面的黏质和土腥味
3. 炒食适合配以鸡蛋、肉类
酸辣蕨菜
【材料】:蕨菜适量、咸肉适量、姜适量、大蒜适量、干辣椒适量、陈醋适量、酱油适量、盐适量、糖适量
鸡精适量
【做法】:
1、 蕨菜洗净,焯水过凉水,切大小合适的段备用。
2、 姜切丝,蒜切片,干红辣椒切丝,咸肉切丝。
3、 锅热放入咸肉煸出油至肉丝变金黄色。
4、 倒入姜蒜干红辣椒爆香。
5、倒入蕨菜大火翻炒片刻。
6、调小火放入陈醋。
7、 加入酱油15ml。
8、 加入盐。
9、 加入糖。
10、加入鸡精。
11、 转大火炒匀即可关火。
腌渍
原料选择:选取粗壮、无虫蛀、长度在20厘米以上的新鲜蕨菜。
处理将蕨菜切去老根,然后按长20厘米以上,每把直径5~6厘米,重量250~260克扎
收获蕨菜
把。
盐渍:把蕨菜入缸盐渍。先在缸底撒一层厚约2厘米的盐,然后一层蕨菜、一层盐整齐排列放置。满缸后,其上覆3厘米的盐层,达到盐量为蕨菜重量的30%。最上层放一块干净无味的木板,板上压重石。
二次盐渍:经过7~10天盐渍后,即可倒缸,将藏菜倒在另一只缸中,上面的翻到下面,按盐渍蕨菜重量的15%加盐,一层蕨菜一层盐,上面再撒2厘米厚的盐层,并注入22%浓度的过滤盐水,盖上木板,板上压重石,10~15天即可包装。
装桶:将盐渍蕨菜用22%的盐水冲洗一遍,去掉杂质,沥净水,放进衬有两层无毒塑料袋的桶中,上添一层卫生盐,灌满22%过滤的盐水,将两层塑料袋扎紧,排出空气,盖紧桶盖,放阴凉处保存或上市销售。
蕨菜为山珍,入馔历史极其悠久。《诗经·召南》:“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唐朝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商朝末年,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灭 后发誓不食周粟,采蕨、薇以充饥,最后都饿死在首阳中。西汉初年,有“四皓”之称的甪里先生、夏黄公、东园公和绮里季,志行高浩,寿长德劭,因逃避秦乱,携妻将子,隐居今陕西境内的商山,采蕨而食。汉高祖刘邦听说后,非常敬仰,遂下诏请他们下山做官,但他们拒不应诏,继续过其清贫的隐居生活。故商山一带至今称蕨莱为“商芝”。“商山芝”或“紫芝”。《本草拾遗》又载:“四皓食芝而寿”,是说这四隐士食蕨而长寿。“四皓”所写的《商之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充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优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由此可见,蕨菜有延年益寿的食疗功效。
蕨菜质量标准
① 色泽:鲜绿色或略深;
② 形态:苗齐、饱满、脆嫩;
③ 滋味:具有新鲜蕨菜应有的风味,无异味;
④ 微生物指标:每克蕨莱细菌总数≤ 500个;每100g蕨莱大肠菌群≤40MPN;致病菌不得检出。
经济价值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