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再制造产品必将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产品
这几年,资本市场对汽车后市场,特别是汽车配件市场的投资非常热闹,动不动就几个亿,然而他们忽视了最末端的再制造行业,前几天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再制造在中国》,其中提到美国目前再制造产品每年750亿美元,在零部件市场占有率85%,随着再制造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再制造产品必将成为汽车维修行业的主流1产品,中国以传统新件构建的汽配模式和参与者将会出现巨大的变化。我在做投资时,一直以一个局外者的直觉来判断这是一个商机无限的产业,现在我投身这个产业的时候,更有很多感受希望和大家分享,请大家批评指正。
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再制造在中国》列举了如下数据:再制造产品和新品相比,成本节约50%,能耗节约60%,材料节约70%,使得危害气体的排放减少70%;毋庸置疑,推进再制造行业发展,将汽车零部件变成循环生命周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向,国家已经把它列入了未来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只会朝着越来越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是任何利益集团不可能阻挡的潮流。
重庆出台2017年淘汰“黄标车”补贴细则
据统计,2016年重庆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5.48万辆,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淘汰任务。按照国家和市政府要求,全市2017年还须完成约2.73万辆黄标车淘汰任务。
提前淘汰黄标车 可补贴3600元
刚刚出台的《实施细则》,明确了补贴期限和标准。具体的补贴期限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黄标车提前淘汰市级财政奖励补贴是以季度为周期进行申领,且以公安车管部门出具的《机动车注销证明》上机动车注销日期为准核定市级财政补贴标准。
2016年,各型黄标车提前淘汰市级财政奖励补贴标准区间为每辆车1000元至3600元不等;自2017年第1季度起,每季度各型黄标车提前淘汰市级财政奖励补贴标准按照2016年市级财政奖励补贴标准的10%递减。
其中,享受国家老旧汽车淘汰补贴的黄标车不在本次补贴范围内。财政供养单位的黄标车、2016年1月1日(含)后转入重庆主城区的黄标车及2016年1月1日(含)后机动车所有人户籍或单位注册地址由主城区外变更至重庆主城区的黄标车不予补贴。2016年1月1日(含)后,若国家出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重复享受补贴。
重庆报废汽车回收后去了哪儿竟帮助一批人发家致富
数字显示,重庆的汽车保有量早已超过130万辆,同时,每年有2万辆左右的汽车达到报废标准。按照2001年颁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报废汽车要到定点企业进行拆解。而事实上,上缴报废的汽车仅占总数的一成左右,部分报废车辆有少数企业继续使用,多数倒卖到偏远农村,还有部分被卖到废品收购点拆解,给道路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造成隐患。
除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报废汽车必须依法处置的观念淡薄外,报废汽车残值较低也是报废车上缴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为鼓励老旧汽车提前报废,提高人们对报废车辆及时上缴的意识,国家及部分省市出台了一些激励措施。比如,本市于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黄标车”提前报废的车主给予18000元的补贴。这在一段时间内提高了报废汽车的回收率,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报废汽车回收的难题。
在历届全市两会上,曾有政协提出,本市应不断完善本市报废汽车市场及回收行业的管理规范。同时,要调动上缴报废车的积极性,还应提高报废汽车回收价格。通过合理提高报废汽车残值,同时与相关政策、法规及监管相匹配,最终达到提高报废汽车回收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