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圣约翰国际拍卖成交额高

时间:2020-07-28 16:09

  今年的香港春拍季大幕落下已有时日,回顾同时举槌的四家拍行,无疑是欢喜多过担心,喧嚣散去,99艺术网就今次香港春拍释放出的信号,采访了四家拍行的高管,请他们谈谈成绩背后透出的市场趋势及未来的方向。

  拍前拍行是否担心成交会受到影响?这次拍卖成绩来看反而不降反增,原因是什么?

  之后拍行会不会将更多大额标的放在线上拍卖?所谓“市场寒冬”是否是伪命题?

  网上在线拍会成为今后拍行常态,甚至和线下拍平分秋色吗?

  来听四家拍行高管如何为我们解读市场风向。

  老实说,拍卖前我是抱着审慎乐观的态度。这次疫情虽然带来不少挑战和转变,但观乎今年举行的一系列网拍及多场拍卖,如「趣雅东方」和「博古五千」等之强劲成交,我们发现亚洲收藏家对艺术品的需求依旧旺盛和充满信心,尽管目前全球环境不明朗,藏家出手可能较谨慎,但是他们购买艺术品的意愿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多方面更加强劲。

  四位藏家历时十分钟竞投,最终以2.58亿港币成交

  就这次拍卖成绩来看,反而不降反增,首先是市场因素。受疫情影响,2019年底起至今年7月期间,香港没法举行任何大型现场拍卖会,这次春拍正好满足了他们对顶级艺术品积累的渴求。另一重点是,苏富比为应对疫情,迅速应变,尤其在拍品征集、专场策划、拍品数量及估价制订等方面,都明显脱颖而出;而我们对藏家需求的敏感度,亦是本季的致胜关键。

  大卫?霍克尼 的《三十朵向日葵》以1.15亿港币成交

  至于之后会不会将更多大额标的放在线上拍卖,事实上,藏家对网上交易的适应度已大大提升,尤其在疫情发生后,客户更习惯于网上投标。

  近来多场拍卖均显示客户对于在网上竞拍卖重要拍品更有信心,多项网拍纪录亦从而诞生:今年4月,一条卡地亚经典设计「水果锦囊」手链以134万美元在网上成交,刷新任何网上专场成交珠宝的拍卖纪录.

  在6月底举行的全球直播纽约晚拍,更见证了网上最高出价的出现,一名来自中国内地的客户在网上出价7,300万美元,成为培根三联作的第二高价竞投人!网上拍卖及竞投乃大势所趋,客户亦会越来越习惯在网上竞投高价拍品。从过往拍卖经验所得,只要是质量卓越,估价吸引,新鲜珍罕的拍品,一定备受藏家追捧。

  朱德群唯一五联屏巨作《自然颂》以1.14亿港币成交,刷新艺术家作品拍卖纪录

  这次90%拍品透过电话,网络,或书面竞投,高达90%的百分率固然是受到当前疫情所带动,在出游限制下,客户只能更透过不同渠道竞投。与此同时,这亦展示客户对不同拍卖模式抱有非常弹性的态度,适应力高。如前题所述,网上竞投及拍卖乃大势所趋,这次疫情只是加速了其发展步伐。我们需要做的是与时并进,在发展网上拍卖业务之余,同时优化有关配套,例如提供更丰富的电子图录和更多的视频等,为客户带来最新最方便的艺术买卖服务。

  刘野的《让我留在黑暗里》,成交价4,535万港币

  长远来看,网上拍卖与现场拍卖的角色为互补而非替代。毕竟,站在一件艺术品前,亲眼看到它的颜色和纹理,在预展中与同好交流,及在现场拍卖中竞投的那种兴奋刺激的心情,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而对拍卖经验较浅的买家来说,现场拍卖更可让他们直接观察其他客户的出价与反应,为竞投带来更大信心。征集范围:

  1.瓷器:高古瓷、明清瓷、汝官哥定钧瓷、珐琅彩、青花瓷等为佳

  2.玉器:上古玉、高古玉、明清玉、现代和田籽料等

  3.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名家字画、古籍善本等

  4.杂项:古钱币、翡翠、青铜器、鸡血石、紫砂壶、牙雕、田黄石、文房印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