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再生有色金属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手段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新常态下的显著特征包括:增长速度放缓,发展质量提升;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其中,进口废有色金属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将呈现哪些特点?
近十几年,我国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废有色金属进口国。废有色金属进口量从2016年300万吨增至2010年超过700万吨,占到我国废有色金属原料的2/3。但是“十二五”以来,这种持续增长的势头发生了变化。
2018年,我国废有色金属进口量为621万吨,比2010年进口量少了100万吨。其中进口含铜废料连续两年降幅超过10%、进口含铝废料连续4年下降。今年1~6月份,我国废有色金属进口量272万吨,同比下降约5%。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废金属进口量“跌跌不休”?笔者以为,答案要从供需两方面寻找。
一方面,2010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总体较为疲弱,消费放缓,废料产生量减少,价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国人口红利减少,环保门槛提高,拆解加工废料成本上升,市场销售不旺。结合这两方面因素,“十二五”期间我国废有色金属进口量出现明显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令人忧虑的是,这种持续下降的趋势有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还未被充分认识。
首先,进口废有色金属的环境属性被低估。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在目前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生态约束十分严峻。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同时,我国也充分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上提出2020年减排目标并为之努力。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民众对进口废有色金属的认识主要聚焦在资源属性上,对其环境属性认识不足。
其实进口废有色金属除了可以获得便宜的原材料,还可以节省自然资源,减少因为开矿炸石造成的耕地减少和污染排放(包括固体废物排放及温室气体排放)。例如,铜精矿平均品位在28%~30%,不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占到70%以上。含铜废料除了含铜以外,还可拆解出废钢铁、废塑料等,不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不到2%。显然,进口废铜比开采国内铜矿或进口铜精矿更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其次,废有色金属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
通辽黄铜回收公司 正规公司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在世界范围内,废有色金属进口量居前十位的国家,除了中国和印度外,其他国家均为经济发达国家。2014年,德国、韩国、比利时、意大利和日本含铜废料进口量占到世界范围内的20%,韩国、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和西班牙等国含铝废料进口量占到世界范围内的45%以上。现实表明,国际废有色金属贸易并非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单向倾销,大多数发达国家既是出口国,也是进口国。含稀贵金属的电子废弃物作为“城市矿产”中的“富矿”,也是不少国家竞相争夺的宝贵资源。例如,利用《巴塞尔公约》相关规则,比利时的优美科公司每年回收处理35万吨冶炼废渣和电子废弃物,其原料大多来自美国、欧洲、亚洲(包括中国);日本政府明确允许废电路板进口,通过挖掘“城市矿山”,该国可回收黄金6800吨、白银6万吨、铟1700吨、钽4400吨,相当于全球黄金储量的16%、白银储量的22%、铟储量的61%、钽储量的10%,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跻身资源大国行列。反观自身,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跻身废有色金属进口大国行列,人工拆解成本上升后,消化低品位废料的优势基本丧失,如何继续保持我国进口废有色金属的竞争力,迫切需要在政策层面认真加以研究和引导。另外,与废有色金属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碳排放权转移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三,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废金属进口监管体系。
废有色金属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品种,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数十个国家均参与其中,贸易规模十分庞大,仅我国每年的进口额就高达数百亿美元。由于贸易活跃,有不法商人进行走私、夹带等问题,这也成为各国长期严厉打击的对象。目前在世界各国,我国废金属进口的监管制度和措施最为严格,不仅有双认证(国外供货商和国内收货人均需认证),还有双商检(境外和境内两道商检),货物到港后100%开箱检验,所有废料均需分类装运,掺杂不可利用的废弃物的比例不超过2%。近年来,海关总署多次开展打击废物进口走私专项行动(如“绿篱”行动),倒卖许可证、低报、瞒报、夹藏、走私等违法行为得到遏制。2013年,海关总署还和国外海关合作发起“大地女神”行动。环保部还批准建设了21个“圈区管理”的再生资源进口加工园区,对加工利用环节的环境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效果明显。在笔者看来,当前情况下,可用作资源的废料“进还是不进”是个伪命题,因为“把废料挡在门外”和“把污染挡在门外”是两回事,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更有建设性的思路是,如何继续加强并完善进口监管,如何进一步优化并提升进口加工园区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