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6-15 14:10
1)要注意假货
紫砂壶和紫砂盆都有不少赝品,以紫砂壶为量多。紫砂壶作伪
有三种方法,
一是将无效老壶刻上制壶名人;
二是仿制的带名师署款的新贷,冒充真品;
三是民国前后仿制的赝品,以假乱真。
紫砂盆的作伪方法,基本上同紫砂壶相似,只是再带些泥土,以伪充裹。前不久,在京津两地古玩市场上,曾出现几个清代乾隆款泥绘紫砂花盆,有长方形的,也有圆的,几乎都是赝品。
鉴别真伪的方法比较容易,明清紫砂器的款识都是阳文,后刻的款字大都是图文,而且模痕和刀痕权易区别。此外,还要看造型、质地、风格和神韵,真品古朴、光润,手头较置,新贷光泽黯淡,打蜡以后出贼光,稍加辩识即知。
2)要注意年代
古玩商为了多赚钱,总是把他的紫砂壶成紫砂盆说成是“大明”的,有经验的收藏家,根本不听卖家如何鼓躁,眼看手摸就能断代。明代紫形器砂质较粗,有细小颗粒,故手感少乎整细润,器型古雅,素面无饰,多无文字题记或花纹图案。色泽为猪红,或秉紫色。清代紫砂糖质地细腻,少杂质,润如玉石。形制多样,造型美观,做工精致,装饰题材及技法饶有风越。民国时期的紫砂器已走下坡路,工艺简单、粗糙,神韵呆板,明显不及明清器物。虽然紫砂器的价值不完全取决于年代,但分清年代对购买和收藏都很重要,作为投资者不可不知。
3)要注意市场信息
明清紫砂器曾一度走俏国内市场,行情也随着上扬,稍有一眼的紫砂壶,动辄两三千元,名师署敦的价格更是高得出奇,甚至六十年代文革前的紫砂盆景花盆,都要到千元上下。然今春以来,紫砂行情已从跃升走向乎稳,中下档品种似有下滑趋势,不少经营者或者抱怨“紫砂行市不好”,以至出现卖“倒牌”现象。与此相反,港台的紫砂市场却由平静转入热闹,玩紫砂的人愈来愈多,对紫砂的要求也愈来意高。香港有一藏家曾不俗重金从荷兰古艺术品拍卖会上,买回八件清代早期紫砂壶,这就更加促使炒紫砂者对精品“待价以沽”,俨然以“好酒不怕巷子深”自居,加之港台有影响的文物艺术品刊物,不断图文并茂地对明清紫砂壶推祟备至,致使港台的紫砂行精一路看涨。面对海内外扑朔迷离的行情反差,有限光的行家不全轻易放弃这千裁难逢的投资机遇,而是打破“买涨不买落”的常规,执意在行情平稳和下滑时买进“够路”藏品,以求精品高效。如此一反常规的调整投资策略,其决心主要源于国内外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和对国内紫砂市场的宏观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