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专利申请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视专利的具体价值而定。大多数科研人员对专利的意义理解不足,往往将科学发现中的抢先发表思想移植到专利申请中,将刚刚在科研中得到的初步结果写成发明专利,以为这样占先就可以使自己处于未来利益获得的优势地位,其实不是那样。比如,一种合成方法、一种制备过程、一种处理方法,这些都是局部的发明,如果没有与明确的后续应用捆绑,这样的发明专利基本上无人问津,因为企业不知道这个发明该用在哪里和如何用。此类内容不成熟的发明专利估计有很多,而各级政府大力提倡专利申请以及配套奖励措施的鼓动起了很大作用。科研人员有一个常见的做法,有了新发现,先申请专利,后发表文章,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不当行为,但肯定属于投机心理驱动。这样,形成一种专利数量多、专利转让少的虚假繁荣景象。
即使我们的发明专利占先了,能够获利吗?可能性极小,除非你发明的方法与后续的实现设备配套推出。那么我们还要申请专利吗?当然,但不是啥都拿去申请,为此必需先对专利的本质有个认识。
专利申请更多内容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