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地: | 非洲至玻里尼西亚一带、澳洲、亚洲热带区、东南亚。 |
?分布: | 绿岛、兰屿、台湾境内 2,500 公尺以下。台湾广见于全岛中低海拔山区森林内,着生为主,偶岩生,数量非常多。 |
?用途: | 1.盆栽、寄植观赏等。其叶片为优良花材。山地同胞取奇芽捣碎敷创伤,而且卷曲嫩叶可炒、煮食,亦可以煮稀饭和做泡菜。2.药用:性味:微苦、凉。效用:全草:清热解毒。 |
?茎: | 根茎短而粗,缘叶自地下茎丛生,由中心向四方开展而成巢状。 |
?叶: | 叶序为丛生(簇生),叶端渐尖为外型阔披针形,叶脉在仅中肋有明显突出叶背,其叶色正面翠绿,叶柄、短而多肉、黑色、基部被有黑褐色线形鳞片。叶柄短,叶片披针形,全缘些微呈波浪形,间有小缺刻,全长约 70 公分,宽10公分。 |
?花: | 蕨类无花 |
?果实: | 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中肋和叶缘之间,由中肋延侧脉着生。 |
?特性: | 原生种,普遍产于台湾各地中低海拔原始森林内,附生于树干、岩壁的蕨类,基部常堆积许多其他树种的落叶而形似于鸟巢,故而得名。多年生常绿草本蕨类。根茎短而粗,缘叶自地下茎丛生,由中心向四方开展而成巢状。叶柄短,叶片披针形,全缘些微呈波浪形,间有小缺刻,全长约 70 公分,宽 10 公分。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中肋和叶缘之间,由中肋延侧脉着生。冬季生育缓慢,夏秋发育快速,喜好温度介于 20~30 度之间,若低于 15 度的话则有黄化、坏疽等寒害现象。栽植则有板植、盆栽、寄植观赏等。 |
?各种山苏花 | 台湾山苏花:叶片较狭长,叶片先端较突,叶缘呈波状,叶背孢子囊线形,长于叶片上半叶两侧中央,中肋较粗,作为蔬菜生产时产量较高。圆叶山苏花:叶形较宽阔,呈长椭圆形,边缘较平整,作蔬菜生产时产量稍低,但烹调时,由于绿色叶片面积较多,颜色较为美观。大波浪山苏花:叶缘波浪起伏更大,呈深浅不同的波浪,少作蔬菜生产。裂叶山苏花:叶片呈大波良,先端开裂,成不同长形态,少作蔬菜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