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俄罗斯糕点进口--费用是多少

时间:2020-10-01 08:00

   进口食品标签检验依据概述

   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如同食品的一个窗口,消费者通过标签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食品标签具有引导、指导消费者选购食品,促进销售,向消费者承诺,向监督机构提供监督检查依据,维护食品制造者的合法权益等作用。

   目前,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的主要依据是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它是GB7718-1994的修订版,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相配套的食品标准系列还有GB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分别用于预包装饮料酒标签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制定和检验。

   今年5月,市场信息产业协会发布了《219年季度电气在线市场分析报告》,其中指出,在219年季度,京东家电的在线市场份额超过61%。根据更有权威的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国家家用电器行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19家用电器行业季度报告》,京东在线渠道实际比例仅为39.8%。两者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先前的报告将在线家用电器和3C产品进行合算,而京东的财务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这大大降低了所谓的“”信誉。

   2

   进口食品标签的标注要点

   食品标签标准的内容包括强制标示内容和非强制标示内容。通常一份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体现的信息有: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原产国、经销者的名称及地址、日期标示和贮藏说明、产品标准号、辐照食品和转基因食品等方面的强制标示要求。非强制标示内容包括批号、食用方法、营养标签等。

   强制标示内容在标签中一定要标注,并且应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否则可判定为该食品标签不合格。因此,对食品标签中各强制标示内容要特别关注,各标注项标注的要点如下:

   1.食品名称。

   食品名称应真实反应食品属性,标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否则可判定该食品标签不合格。

   2.配料清单。

   配料清单应以“配料”或“配料表”作标题,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时所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

   3.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

   应依据法定计量单位(升/毫升,克/千克)标示食品的净含量。

   4.原产国与经销者的名称及地址。

   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的国名或地区区名(指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在我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他们说,这些规定只适用于现货价和不到3个月的合同,但德鲁里的一位签有年度合同的客户也被他的一些船公司要求从12月1日起开始支付海事组织的B:F,”Damas强调说。“为了在贸易通道上秘密地对英国金融服务公司进行基准测试,许多英国商业银行正在使用德路里基准测试俱乐部(DrewryBenchmarkingClub)。看看DRWRYB:F标引机制所规定的B:F是否符合煤仓价格,以及一些运营商是否会降低其基本利率,并在下一个合同中收取“完全B:F”,这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月1日,记者从宁波海事局指挥中心了解到,自当日起,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正式实施,标志着两个港域将实施统一的交通组织。“在两个相邻港域实现统一的交通组织,在全国尚属首例。”宁波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徐建红如是说。数据显示,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218年货物吞吐量超过8亿吨,船舶进出港约71万艘次,日交通流量超过2艘次,1万载重吨以上大型船舶年进出港达95艘次。船舶主要通过虾峙门等5个主要航门进出港口,客船、危险品船、液化天然气船、集装箱船等船种齐全,加上航经的小型船舶、渔船数量众多,造成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主要航道通航环境十分复杂。

   5.日期标示和贮藏说明。

   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应清晰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应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示日期。

   3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中常见的不合格项及分析

   1.品名不能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

   属性指事物(实体)本身固有的性质。食品的品名要求直接反应食品的真实属性。例如饮料、啤酒、咖啡、饼干等,观其名即可知道其属性。但有些进口食品标签的品名却不能或很难反应其本质属性,如马来西亚进口的“白摩卡”,很难让人正确理解为一种咖啡。“金翡翠”更不知其为月饼。

   2.中外文未一一对应。

   中外文对应是《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在实际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日常检验中,常发现中外文未一一对应,多为中文标签对原外文标签内容的错译和漏译。例如食用方法翻译后的中文与外文不一致,如外文标示每日1-2片,中文标签标示每日2次,每次1粒。另外,在中文的配料清单中省略了外文中的大部分配料也是标签中外文不对应的常见问题。

   3.外来音译的不规范。

   对于进口食品,品名标签检验不合格多缘于外来音译导致的不合格,诸如“维他命”、“XO”等,而非标注“维生素”、“白兰地XO”等规范性用语。

   4.字体不符合要求。

   ①标签文字使用。标签文字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基本要求“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此类问题多发现在从台湾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如营养标示为“營養”、热量标示为“熱量”、“酿造”标示为“釀造”。

   ②外文字体大于中文字体。有的标签使用的外文字体大于中文字体,不符合标准的基本要求“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5.配料标示不合格。

   ①标题不规范。在进口食品标签的配料清单中,常检验出配料的标题五花八门,有的标题为“材料”、有的为“成分”等,不符合标准要求用“配料”、“配料表”作标题。

   ②配料表未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排列。我国食品标签要求配料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排列,而很多的进口食品标签仅将配料罗列出来,未进行递减顺序的排列。如饼干制品一般最多的配料是“小麦粉”而非“白砂糖”、“植物油”等。

   6.净含量标示不合格。

   在日常检验中,净含量标示不符合是标签检验的主要不合格项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计量单位引用不准确。标签对净含量的要求是“净含量的标示由净含量、数量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液态食品计量单位用L(l)(升)、mL(ml) (毫升);固态食品计量单位用g(克)、kg(千克)表示。在检验中检验检疫人员常发现胶囊或含片等质量小的固态食品,大部分企业用mg(毫克)作为计量单位而被判为不合格。

   ②净含量标示的不符合项还体现在净含量与食品名称未排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

   ③容器中含有固、液两种物质的食品,仅标示净含量,未标示固形物的含量或百分比。如梨罐头,仅标示总的净含量,未标示梨块的含量。

   7.日期标示不合格。

   8.原产国未标示。

   在进口食品标签检验中,偶尔也会发现中文标签未标示原产国,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进口企业认为标示了进口经销商即可,忽视了原产国的标示。

   顺丰联手LVMH仓配一体项目开仓7月22日消息,日前,顺丰集团LVMH仓配一体项目开仓,LV旗下众多品牌将通过顺丰与LVMH的通力合作实现商流与物流的无缝对接。、京东物流云仓与闪电狗城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7月23日消息,京东物流云仓近日与闪电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闪电狗城配)近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闪电狗城配与京东物流云仓将在探索物流前沿技术与应用场景、打造“城市智能物流”、城市物流供应链体系数据化等多领域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