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日本糕点进口--报关单证有哪些

时间:2020-08-07 10:13

   进口食品标签检验依据概述

   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如同食品的一个窗口,消费者通过标签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食品标签具有引导、指导消费者选购食品,促进销售,向消费者承诺,向监督机构提供监督检查依据,维护食品制造者的合法权益等作用。

   目前,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的主要依据是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它是GB7718-1994的修订版,200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相配套的食品标准系列还有GB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分别用于预包装饮料酒标签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制定和检验。

   大量船舶因为高昂的服务费租用“三无船”“私渡”登岸、选择偷排或者不达标排放船舶污染物,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污染隐患,推动实施“四免”成为解决这类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张家港海事局危防处负责人:我们联合地方交通运输局,通过走访、召开推进会等形式向港口有关单位明确“四免”相关事宜,组织码头单位成立联盟大力推进港口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明确船舶免费登岸点,为“四免”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长江张家港港口所有码头单位已在醒目位置设置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有各类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的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船舶可自行联系接收。

   2

   进口食品标签的标注要点

   食品标签标准的内容包括强制标示内容和非强制标示内容。通常一份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体现的信息有: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原产国、经销者的名称及地址、日期标示和贮藏说明、产品标准号、辐照食品和转基因食品等方面的强制标示要求。非强制标示内容包括批号、食用方法、营养标签等。

   强制标示内容在标签中一定要标注,并且应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否则可判定为该食品标签不合格。因此,对食品标签中各强制标示内容要特别关注,各标注项标注的要点如下:

   1.食品名称。

   食品名称应真实反应食品属性,标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否则可判定该食品标签不合格。

   2.配料清单。

   配料清单应以“配料”或“配料表”作标题,配料表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时所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

   3.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

   应依据法定计量单位(升/毫升,克/千克)标示食品的净含量。

   4.原产国与经销者的名称及地址。

   进口预包装食品应标示原产国的国名或地区区名(指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在我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

   BCI上涨带动BDI回暖?BDI是由几条主要航线的即期运费加权而成,是衡量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大宗商品的运输费用,被称为经济的“风向标”。散装航运业营运状况与经济景气荣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关,BDI指数可视为经济指标。文华财经数据显示,经过逾两周调整之后,BDI自8月7日低点1712处触底回升,截至8月27日报2213点,创下213年12月以来新高。“最近BDI上涨属于之前短暂调整后的正常修复,但涨速相比6-7月已大幅放缓。

   5.日期标示和贮藏说明。

   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应清晰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应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示日期。

   3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中常见的不合格项及分析

   1.品名不能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

   属性指事物(实体)本身固有的性质。食品的品名要求直接反应食品的真实属性。例如饮料、啤酒、咖啡、饼干等,观其名即可知道其属性。但有些进口食品标签的品名却不能或很难反应其本质属性,如马来西亚进口的“白摩卡”,很难让人正确理解为一种咖啡。“金翡翠”更不知其为月饼。

   2.中外文未一一对应。

   中外文对应是《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基本要求,但我们在实际的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日常检验中,常发现中外文未一一对应,多为中文标签对原外文标签内容的错译和漏译。例如食用方法翻译后的中文与外文不一致,如外文标示每日1-2片,中文标签标示每日2次,每次1粒。另外,在中文的配料清单中省略了外文中的大部分配料也是标签中外文不对应的常见问题。

   3.外来音译的不规范。

   对于进口食品,品名标签检验不合格多缘于外来音译导致的不合格,诸如“维他命”、“XO”等,而非标注“维生素”、“白兰地XO”等规范性用语。

   4.字体不符合要求。

   ①标签文字使用。标签文字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基本要求“预包装食品的标签内容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此类问题多发现在从台湾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如营养标示为“營養”、热量标示为“熱量”、“酿造”标示为“釀造”。

   ②外文字体大于中文字体。有的标签使用的外文字体大于中文字体,不符合标准的基本要求“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

   5.配料标示不合格。

   ①标题不规范。在进口食品标签的配料清单中,常检验出配料的标题五花八门,有的标题为“材料”、有的为“成分”等,不符合标准要求用“配料”、“配料表”作标题。

   ②配料表未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排列。我国食品标签要求配料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排列,而很多的进口食品标签仅将配料罗列出来,未进行递减顺序的排列。如饼干制品一般最多的配料是“小麦粉”而非“白砂糖”、“植物油”等。

   6.净含量标示不合格。

   在日常检验中,净含量标示不符合是标签检验的主要不合格项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计量单位引用不准确。标签对净含量的要求是“净含量的标示由净含量、数量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液态食品计量单位用L(l)(升)、mL(ml) (毫升);固态食品计量单位用g(克)、kg(千克)表示。在检验中检验检疫人员常发现胶囊或含片等质量小的固态食品,大部分企业用mg(毫克)作为计量单位而被判为不合格。

   ②净含量标示的不符合项还体现在净含量与食品名称未排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

   ③容器中含有固、液两种物质的食品,仅标示净含量,未标示固形物的含量或百分比。如梨罐头,仅标示总的净含量,未标示梨块的含量。

   7.日期标示不合格。

   8.原产国未标示。

   在进口食品标签检验中,偶尔也会发现中文标签未标示原产国,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进口企业认为标示了进口经销商即可,忽视了原产国的标示。

   连续上涨3日,累计1.42%。灵便型船平均租金水平(H:NDYSIZE)报7278美元/天,较上一交易日上涨43美元(.59%)。连续上涨3日,累计1.42%。该型船舶吨位通常在4~5吨。月28日波罗的海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SI)报87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1点(1.38%)。连续上涨7日,累计12.71%。超灵便型船平均租金水平(SUPR:M:X)报9172美元/天,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34美元(1.48%)。月5日,全国运输结构调整暨多式联运现场推进会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验收结果,命名河北省“东部沿海—京津冀—西北”通道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12个项目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的三批7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382万TEU,累计开通线路39余条,与公路运输相比,降低物流成本约112亿元,减少能耗153万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39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