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14 13:45
田黄石的鉴定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石皮,二是质地,三是萝卜纹,四是红筋。
石皮,田黄石大多都有石皮,石皮是鉴定田黄石的重要依据。石皮是在迁徙和埋藏过程经风化和水岩作用形成的岩石表皮田黄的皮有黑、白、黄色等,其皮色常与所埋藏的土质有关,土质黑,多出乌鸦皮,黑皮而黄心土质黄多呈黄皮或白皮。石皮细节柔嫩置灯光下尚能通透。虽然有一些田黄石因为色皮极薄,一经雕刻打磨即被清除,但田黄石的颜色都不是表里如一的,通常是由表皮向里层逐渐转淡,乃至泛白。这种色彩的变化规律,在块头较大的田黄石中甚为明显,它的皮质细嫩,刀感流畅而微沉。
质地,田黄石质地湿润、细腻,手感湿润是田黄石重要特征。具蜡状,油脂状光泽。黄色调鲜而不俗,十分自然均匀,除体色有深浅浓淡之分外,常外浓而内淡。不仅黄田、红四颜色发黄,白田、黑田中同样带着黄色调。
萝卜纹,指在寿山石内部而非表面的一种若隐若现的纹理,状若干的丝瓜络、或剥皮后的老萝卜,在强光下,隐约可见。呈现的形态主要有:丝状,似天然纤维般随风逸动,优雅华贵,分布均匀;眼状,如渔网般等距展开,带有几何状的美;甄选hkfx623斑状,像黏上了不规则的糯米,形态有趣,浑然天成;圈状,似一个个细小的圆圈,相互连接在一起。萝卜纹细密有序,条理清晰,是一种透明度比石质稍低的凝胶状矿物网状细脉,萝卜纹是鉴别田黄石的重要依据。
一两田黄十两金,倍金难易!
红筋,田黄石可见不规则的红色脉络,即红筋,是田黄石在迁移过程中产生的细裂纹,经土壤中氧化铁渗透而形成的格外漂亮的红筋不但不会影响整体外观,而且赋予了田黄石澎湃的生命力,在赏玩中会产生一种外露的气场。红筋格指沿岩石节理裂隙充填的红色细脉,是鉴定田黄石的次要依据。
雕工品相定价值
田黄石与印章结合,不仅丰富了印章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自身的价值倍增。田黄石的色泽以沉着而纯净的深黄为基本色调,象征着尊贵。一块上等田黄印石,除了应具有润泽、细腻的特征外,还要色要正、纹理鲜明、印石雕刻华美、外观饱满均匀。如果印面出自篆刻名家之手,其价值就会更上一筹。
田黄石大多为卵状,故用手抚摸时会有圆顺温润之感。一块好的田黄石还须经艺术加工,加工的手法有薄意、浮雕、圆雕和制成方章。越是质地优良、雕工精湛的田黄石佳品,越能吸引收藏家兴趣。收藏田黄石有旧石与新石之分,旧石基本呈现品正、形正的特点:而新石往往为了不减少分量,多以自然随形为主,并采用薄意雕,减少了石材的损耗。
确定田黄石的品相,一般要从四点入手。首先是颜色,以黄为尊,色泽厚重纯正者价值最高:二是手感,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者价格为高,三是透明度,位于将透未透“中庸”状态的田黄石价值最高,油滑透光中,杂质越少越好,纯净者为上品:四是纹理,萝卜纹理明显,切纹理细致有序的田黄石最为难得,价值也高。
人为仿制的田黄石没有石皮,颜色分布得十分均匀,内外完全一致,且比天然品更浓厚,显得不自然。而天然田黄石基本都有石皮,普通寿山石的颜色有深浅变化。
仿寿山石的密度天然品低,若对样品加热,样品软化、变形、熔融甚至烧焦,则说明是塑料仿品。
品赏寿山石,应该遵守“多看多听少出手”三准则,现在随寿山矿石资源的枯竭,田黄石随着时间推移越加珍贵,许多田农由自身经济条件的改善,以不再卖出田黄,甚至开始回收。许多老藏家亦是如此,市面上已经难得一见正品田黄。
总而言之,田黄收藏中有大学问,唯有认真了解学习关于田黄的知识,才能不在古玩市场上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