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上世纪90年代,常州人民政府决定建立“谢稚柳艺术馆”。谢稚柳闻讯十分高兴,特挑选自己的精品山水、书法、对联20件,馈赠给“谢稚柳艺术馆”。1991年7月,他偕夫人、知名书画家陈佩秋回到阔别50余年的故乡,幽默地说:“过去古人讲的是衣锦还乡,我今天不是衣锦还乡,而是还乡衣锦……”。1992年9月18日开幕之际,他又赠送各种荣誉证书和12开花鸟册页及出版书籍多部给了艺术馆。1994年在谢稚柳铜像揭幕时,他又将启功、杨仁恺等名家的题词捐献给国家。
笔者非常有幸认识了常州人引以为荣的谢稚柳。我不敢打扰先生却在有限的次数里,得到谢先生的教诲。他亲切地称我“乡兄”,慷慨书赠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对联和“澄怀观道”横披。常州日报副刊“延陵周末”创刊,我接受报社委托请谢先生题词以贺,他当场应允连写几张“以供挑选”。我供职的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创刊70周年纪念,我请先生书写王翰《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以贺……每次到壮暮堂,我几乎都看到谢先生在为家乡人民写书法作品。他对家人说:要为家乡人民多做点事情。采访谢先生是记者最开心的事情,在他那里,好像有采不完的富矿永远给人以收获。1997年6月1日晚10时,谢先生走完了他88个春秋的生命历程。次日,新民晚报发表了我的文章《高山仰止》,怀念我的忘年交老友谢先生。从此,谢稚柳成为我为人为艺永远学习的楷模。
您手上的藏品是祖传的、朋友赠送的、无意间得到的、还有自己购买的、但是不知道他的市场价值到底是多少?想要鉴定一下、心理好有个底、想要出手到底该怎么做呢?是否您的心中有以下的这些疑问呢?
1.到底是选择什么模式才最合适?
2.选择哪家公司才最放心?
3.合作的公司到底实力有多大?
4.如何才能放心的以最合适的价格出手?
5.想要了解出手的程序到底是什么?
如有上述问题不要犹豫拿起电话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