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8 17:28
近年来,我国兔业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呈现规模化、工厂化、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区域化布局自然形成;优势产区发展稳定;产品加工势头旺盛;市场需求前景看好。很多人都觉得有投资的打算。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和测算,没有考虑地理位置是否合适,人力、物力、资金、技术各方面资源是否具备而盲目上马,盲目地扩大规模,超出了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极容易导致养兔的失败。因此,养兔需要具备基本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投资者具备良好的素质,责任心强的养殖人员、养殖管理技术、充足的资金、养兔场地、建设科学合理的兔场和兔舍、合理的养殖设备、适宜的家兔品种、饲料廉价且来源可靠稳定、销售渠道好等几个方面。
1 投资者具备良好的素质
作为投资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擦力、行业前景的预测力、良好的沟通协调力、风险的承受力和养殖及财务方面的知识力等。一旦决定了投资养兔,就要对养兔行业特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不是人云亦云,只听别人的介绍,自己不去深入调研,这样盲目投资,没有多大的胜算。还要了解家兔的养殖技术、饲料配制、疾病预防、良种选择,掌握了这些知识,最好自己掌握关键技术,不把关键技术的掌握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不做外行,才可以把家兔养得更好,才可以见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投资者还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心理素质太低的人不适合搞养殖,是投资就有风险,要想挣钱,首先你问自己能不能输得起,亏不起就不要养,打工绝对亏不了本,那你还是打工的好。还要有长久做下去的打算,真正作为一项产业去投资,而不是投机,加入“炒种”或“倒种”的行列或者以此作为套取补贴的理由。虽然养兔业是个短、平、快的致富项目,但其价格遵循市场规律运行,一旦兔产品过量或销售渠道不畅,价格下滑是必然的结果。因此,养兔要以规模求效益,不要期望饲养一年半载就能发家致富。养殖投资是一个经营管理的过程,投资者需要懂得如何核算养殖成本,怎么不花冤枉钱,怎么使效益最大化,在租场地、融资、兔舍规划建设、饲料采购供应、品种引进、养殖人员定额管理等方面,都要精打细算。
2 责任心强的养殖人员
有人说,养兔就要以兔为本,这话没错,但是,我说要先以人为本,然后再以兔为本。否则,你想以兔为本,根本实现不了,只能是空谈口号。有人说,中国人多,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可是,现在养殖行业最缺的就是人,因为现在愿意从事养殖的人越来越少,肯在养殖上有所作为的人更少。搞养殖最难的不是饲养的对象,而是养殖人员,这一点对于搞过养殖的人体会最深,因为就是你自己亲自去管,你的水平能有多高,不一定能做得怎么好,一旦时间一长,什么事情都容易疏忽。雇别人来管,责任心是关键,真正把养殖场当做自己家的事情来做的人能有几个,搞养殖的都说,好人不愿意干,赖人干不了。可能有的人说,搞指标、搞承包不就能解决吗?实际的情况可能因为饲养员的频率更换,流动性很大,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走,制度延续都是个问题。况且,养殖出现问题很少是当时出现,都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应该配种的时候,因为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发现而错过了配种,或者喂料时候不按饲喂量喂料,饥一顿饱一顿,导致家兔的生长受到影响,这些都不是当时能发现的,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甚至补救的机会都没有。还有工资都不是很高,都要养家糊口,都希望及时把工资拿到手,你想要留抵押金也难,造成的损失通常要比他的工资多,你指望他能给你倒找钱吗?很多养殖场都是因为人为的因素干不下去的。所以,投资者千方百计地选好人、用好人,要想办法调动养殖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让他们在你那里舒心地工作。
3 养殖管理技术
养兔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很多养殖户失败的原因不是资金上的,而是技术上的原因失败的。因为现在养兔与前些年截然不同,无论是家兔的品种、还是饲养管理都不一样了。以前是粗放式的,一家一户的庭院散养,家兔主要吃当地的草,家兔的品质都是当地的品种,以吃肉为主,疾病也不复杂,就那几样病,几乎不用预防就能养好。而现在的家兔分类明确,有以产毛为主的长毛兔、有以产肉为主的肉兔、有以产皮为主的獭兔、有供人们养着玩的宠物兔等,养殖的品种大部分是国外引进的,饲养管理上以规模化笼养舍饲为主,繁殖、饲料配制、日常管理上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因此,需要很多的养殖技术,如人工授精技术、同步发情技术、杂交技术、饲料配制技术、肥育技术、疾病防治技术、防疫消毒技术等,很多专业性的技术都必须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才能取得好的养殖效益。
4 充足的资金
养兔需要购买或者租用场地、建设兔舍、购买养殖设备、购买种兔等开支,还需要陆续投入购买饲料和养殖人员工资开支,一直要持续到有可供出售的家兔时投资才算告一段落。一般情况下,从建场、引种到第一批家兔出售需要7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的饲喂成本是主要开支。如果是出售皮毛的兔场,可能还要面对皮毛销售的淡季问题,淡季的时候,没有人收购皮毛,或者价格压得很低,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适合的仓库做成盐板皮长期保存,这样可以等到行情好时再销售,提高养殖场的整体经济效益。这样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才能使养兔场正常运转,所以要准备充足资金并做到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因此,资金是一切投资的基础,不能有建兔舍的钱没有买兔的钱,有买兔的钱没有养兔的钱,最好多咨询养过兔的人,了解养兔上的一些开支的细节,做好资金预算,把一切可能遇到的情况都考虑到,没有准备足够的资金轻易不要动手,兔得盲目上马,导致资金链断裂,出现半途而废。
5 养兔场地
养兔场地包括兔舍场地和放牧场地。养兔的场址选择要因地制宜,无论是山区、半山区还是平原地区,都是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符合家兔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能选择在地势低洼、排水和道路不畅,兔场与周围居民和污染源距离太近以及空气、土壤、水源质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等地方。在兔场的住地有充足的牧草和秸秆等饲料来源,饮用水水源达到生产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标准。一只基础母兔及其仔兔按1.5~2.0m2建筑面积计算,一只基础母兔规划占地8~10m2,养兔场一般场地规模以存栏250只基础母兔、按年出栏兔7500只计算,占地1hm2(1公顷为10000m2)左右为宜。如果新建兔舍,还要控制好兔舍的造价,要做到既能满足养殖兔的需要,又不造成浪费。
6 建设科学合理的兔圈舍
兔舍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地方,而且要符合家兔的生物学特性和动物福利,符合防疫、放火等安全要求,夏季要凉爽,冬季要保温。家兔喜欢在干燥、卫生、凉爽的环境中生活;厌湿潮环境。兔群的活动场地和圈舍都以高燥为宜。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下,家兔容易感染寄生虫和传染病,同时兔毛品质下降,影响家兔的经济价值。目前我国在兔舍和笼具上还没有一个统一合理的规模样式,普遍存在笼舍建造形式及规格各异,质量差,单个笼面积小,养殖密度大,家兔产仔箱品种多样,家兔采食盒小而简易,自动饮水器质量差、易漏水、已损坏,饲料浪费严重,室内潮湿环境差,养殖人员劳动强度大,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家兔的生长和繁殖,加大了养殖成本,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养殖效益。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新建养殖场坚决不能走这样不合理、不科学的落后道路,建设前要多考察、多走访,力求建设合理的兔舍。
7 适合的兔品种
品种是关键的第一步,地区决定了品种,品种决定了成败。选择的标准是适应能力强、能适应养殖当地的自然环境、对恶劣环境和疾病的抵抗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等,还要符合市场对肉质、毛质、皮质的需求等。家兔品种很多,国外和国内的都有,各有优势,饲养管理方式要求也不一样,选购时要对品种知识和品种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是獭兔,品种好坏直接影响兔皮的质量,质量好的獭兔皮价格很高,质量差的非常低,甚至再低的价格也没人收购。必须养体型大、毛质优的獭兔品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8 饲料廉价来源可靠稳定
家兔是以食草为主的,家兔特殊的消化生理使粗饲料成为不可缺少的营养源,约占饲料总量的45%。据计算,一个年出栏商品兔1万只的兔场,按照目前的平均养殖水平,年需要粗饲料约65t(种兔和商品兔总需求量)。建场之前要充分考察好养兔场所在地的草料资源。尽管我国饲草秸秆资源极其丰富,但真正能批量使用的粗饲料寥寥无几。很多养兔场是以外购草粉饲喂,成本不好控制,要注意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容易,因为饲料供应问题造成亏损。因此,养兔场要对饲料尤其是饲草做好保障计划,有土地条件的要自己种植优质牧草,进兔之前就应根据自己兔群的规模种植相应数量的牧草,即保证了草料供应,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同时又节约了开支。如果建规模种兔场销售种兔,优质牧草粉价格适当高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种兔售价高、利润大,优质饲料可以保证种兔的快速生长和体况。
9 销售渠道好
产、供、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开始建场的时候,要把销售作为建场的一个基本条件,市场需要什么品种就要多养殖什么品种,对于自己建立销售渠道的,更要早动手,早谋划。要考察好市场,是销售种兔、还是商品兔,是出栏活兔销售还是屠宰后销售,是自己在市场销售还是卖给兔贩子、是销售给屠宰场还是销售给加工厂等,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有稳定销售渠道的好签订销售合同。养殖上品牌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有品牌的兔产品可以建立起稳定的消费群体,卖出更好的价格。如果是生产绿色或者有机兔肉的养殖场, 还要做好认证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