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价格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了,工地,厂区、车间,学校等等场所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备受关注。特别是建筑工地,在施工的时候不免出现扬尘、粉尘及噪音,影响施工工人的健康,甚至周边的住户、周遭公路的空气质量。
如果安装了扬尘噪音检测设备,就可以实时监测扬尘噪音情况。使危害早发现,早预防,避免对人们身体产生伤害。
上海蓝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业做建筑工地扬尘监测设备的公司。该公司的U-SKY多功能综合环境监测系统,是集颗粒物监测、噪声监测、气象和空气成分监测、视频监控、数据管理分析以及多媒体显示发布于一体的开放式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可应用于建筑扬尘、城市交通、商业区等环境的在线实时环境监控和管理。
技术参数:
加工定制: | 是 | 类型: | 扬尘在线监测 | 测量范围: | 0~100% |
测量精度: | ±3 | 功率: | 220V | 尺寸: | 2.5米 |
重量: | 20kg | 适用范围: | 工地、城市管理、广场、大型工况企业等 | 型号: | TY-QX/08 |
规格: | 台 | 商标: | 豫龙 | 包装: | 简装 |
相对湿度: | 0~100%RH | 噪声: | 30~130db | 大气压: | 500~1100hPa |
风速: | 0~60m/s | PM10: | 0~2mg/m3 | TSP: | 0~20mg/m3 |
大气温度: | -30~+70℃ | 风向: | 0~360° | PM2.5: | 0~500ug/m3 |
甘肃兰州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价格24小时在线扬尘监测系统由扬尘监测终端、视频采集终端、数据监测及传输、中心服务器(计算机)、监控管理软件、手机客户端等组成,可以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PM2.5、PM10、PM100,以及噪声、风速、风向、雨量等因素,是一套具备完善功能的扬尘监测系统。
甘肃兰州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价格设备特点
1、可进行全天候24小时365天全时连续在线监测或定时监测;
2、GPRS、RS485通讯可选
3、气象参数扩展:温湿度、风速、风向,大气压等气象信号的扩展接入,实现环境全面监控;
4、全碳钢烤漆封装机箱:全铝合金外壳封装,坚固、防尘、防锈、防潮,适合各种恶劣工业环境,防护等级为IP65;
5、可保证相对湿度10%-90%,环境温度-40℃-70℃的正常工作;
6、连接220V市电,如用户使用带有不间断电源备用时间视电池容量而定;
7、可直接与环保局,建委,城管局等监管平台接入数据
8、全部接线采用航空接头,傻瓜式安装,简易方便。
目前,环境监测仪器也越来越多,有借助试剂对环境进行监测的设备,有更智能的环境监测系统。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终端更适应现在的社会。上海蓝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U-LIFE区域环境监测终端,U-MINI多功能小型环境监测仪器,U-SKY扬尘粉尘智能监测系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高效节能、智能精准,如若多点监测,两种仪器配合使用,性价比超高,监测数据实时可观。
甘肃兰州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价格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立法、环境规划和环境决策的依据。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按其监测目的,环境监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监视性监测
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是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期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面广的工作。监视性监测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的监督监测。
(2)特种目的监测
特种目的监测又称为应急监测或特例监测,包括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纠纷仲裁监测、环评要求进行的监测、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等。
(3)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为科研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的监测,例如环境本地的监测及研究、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标准物质的研制等。
本设备颗粒物在线监测部分采用激光光散射原理,可直读颗粒物质量浓度,1分钟快速测定,也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采样时间;内置滤膜采样装置,在连续监测粉尘浓度的同时,可收集颗粒物,以便对其成份进行分析,并求出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内置的过滤装置,避免粉尘对仪器部件的影响,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具有自校系统;具有气幕屏蔽及洁净气自清洗功能,确保光学系统不受污染。
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1、安装调试计划
免费将所有订购的设备运到用户指定的安装地点,由我厂负责所有部件安装连接,并完成所有设备的调试,使所用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2人员培训计划
为了确保设备稳定正常运作,对于使用人员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设备稳定运行不可缺少一部分,针对使用该设备,我们采取如下培训计划:
a)设备使用内容:工作原理、设备结构
b)设备维护内容:安全使用、日常维护及保养。
c)培训方式:面授或电话中讲解(对远距离客户),直到能独立熟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