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隧机电过多年来产品的不断研发、优化及客户现场实践应用,小导管尖头加工机、数控小导管冲孔机、数控钢筋焊网机、八字筋成型机、联合剪冲一体机等设备不但成为了公司主导产品,在国内隧道施工领域有着极高的口碑和知名度;
因其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质量稳定等优势,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茅。
随着近年来国家铁路标准化施工建设的快速推进,新乡中遂机电快速反应,依托高端人才、物流优势,在国内创新性提出“隧道钢筋加工装备综合服务商”这一全新理念,为客户供整体解决方案。 凭借多年的技术沉淀和加工制造能力研发生产出国内第一台专门用于隧道小导管尖头加工和注浆冲孔的专用设备——小导管尖头加工机和数控小导管冲孔机。该设备一经推出,便受到新老客户的一直认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铁及中交各大公司及项目部。
目前,新乡中遂机电达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强大的公司实力已在全国各大省市建立起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可随时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优质服务,解除客户的后顾之忧。
新乡中隧机械生产制造的云南红河小导管冲孔机具备人工智能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加工精度,是传统人工加工效率的10倍以上。
设备具备自动送料机构;一个工人操作,傻瓜式控制,准确尺寸定位,只需一分钟就可完成管子的冲孔加工;无公差、忽略劳动强度带来的人工延时滞后。
设备送料机构可实现360°旋转,实现一次送料多位置冲孔的功能!
小导管打孔机技术参数
| 主 要 规 格 | YL80CNC | 冲孔速度 | 1/秒 |
| 最大适用碳钢管材 | C型钢 方管 圆管 | 送料速度 | Max800mm/秒 |
| 最大适用材料长度 | 直送5300 mm | 冲孔精度 | ±0.3mm |
| 最大加工管材 | 80*80 | 资料输入方式 | 工作值(YBC) |
| 送料方式 | 直送或夹送 | 送料伺服电机功率 | 1.5 Kw |
| 每管件可设冲孔数 | 200孔 | 机器重量 | 1500Kg |
——模具采用加粗氮化处理导柱,模具刃口材质采用SKH-9钼钨高速钢,寿命大于10万次(冲铝材建议用煤油冷却刃口,以防铝屑粘刃口导致模具损坏);
——冲孔速度每分钟达到80次。
——送料最快线速度56米/分钟。
——最长加工料长5000MM。
——孔距精度±0.15MM。
——冲孔最大压力15吨。(冲直径16.5MM孔,10MM厚铝板,抗剪强度按200MPa计算,需要理论压力为10.36吨)。
——孔距精度±0.15MM。
云南红河小导管冲孔机功能特点:
1、人性化操作界面,仅需输入产品的孔位坐标参数即可进行产品加工,无需专业人员编程。
2、控制系统:触摸屏操作界面+FATEK数字控制系统+台湾台达伺服系统。
3、加工范围广:通过更换模具可加工¢6-45mm的孔(可根据客户需要定制)。
4、本机能在复杂形状的管件上加工全孔或半孔。
5、本机可连续加工孔,并可储存100个产品的加工参数。
6、产品检索方面,可按序号检索、编号检索、亦可逐行检索。
7、机床调整方便,换模迅速,可大大节省调机时间。
8、自动化加工产品一致性好、产品质量更稳定。
小导管冲孔机其特点有:
1.省工:冲孔速度是钻孔的4-5倍。
2.省时:不用划线,中心距算完,调整模具上的定位销就可以直接冲孔。冲出孔的距离均匀。
3.节能:产品适应电控装置,不工作电机不运转。
4.整孔、半孔不用换模具,可一次完成。
5.冲压模采用高速模具钢、高频淬火处理,模具磨损抗力、使用寿命长。
6.冲孔效果,无需划线,不变形,无毛刺,模具精准定位。
云南红河小导管冲孔机的常见问题
1、操作突然中止,所有输出无效。
出现这种情况,应先看一下有无警报信息,警报信息将显示具体情况及解决方法。
2、手动操作时,滑台触碰软极限或硬极限后,手动操作无效。
为防止误操作引起的损失,滑台触碰软极限或硬极限后必须切换自动,再切换手动后方能动作。
3、冲床实际冲孔数与显示数字不一致、冲孔距离出现跳孔。
首先检查冲床上到位接近开关。冲床到达上死点后,冲上到位开关应常亮,否则将应进行调整。多计孔数、孔距跳孔等问题一般是由冲床到达上死点后,接触上到位开关后又跳过该开关,造成二次计数。如冲床上死点未接触上到位开关,滑台将停止不动。
4、如何进行速度调整。
调整拉管速度,进入“工艺参数”界面——调整“初始速度”值;调整冲击性,进入“系统参数”界面——调整“初始加速度”值。
调速送料速度,进入“工艺参数”界面——调整“自动速度”值;速度冲击性,进入“系统参数”界面——调整“自动加速”值。
5、冲床拉杆或夹紧电磁阀无动作。
应先检查供气是否正常;其次检查电磁阀是否正常,气缸是否正常;再次检查电气箱内继电器是否正常。电磁阀、继电器等零件为消耗品。
6、冲孔距离出现误差。
如重复精度准确,应检查齿轮齿条配合或磨损、同步带是否有损坏等问题。通过调整更换零件可解决。如磨损不严重可通过调整孔距参数,使之与实际孔距相符即可。
如孔距无规律,误差在1毫米左右,应检查模具、模芯等,一般是由于送料时受到较大阻力,超过设计极限造成。特别是加工非标准管材时或模具废边较多时容易产生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