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感应加热来源于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也就是交变的电流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导致导体发热。1890年瑞典技术人员发明了第一台 感应熔炼炉 ——开槽式有芯炉, 1916年美国人发明了闭槽有芯炉,从此感应加热技术逐渐进入实用化阶段。我国感应热处理技术的真正应用始于1956年,从前苏联引入。
感应加热技术具有快速、清洁、节能、易于实现自动化和在线生产、生产效率高等特点,是内部热源,属非接触加热方式,能提供高的功率密度,能在各种载气中工作 (空气、保护气、真空),损耗极低,对被加热体不产生任何物理污染,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针,是绿色环保型加热工艺之一。晶闸管静态中频感应熔炼炉便是该技术最为突出的应用之一。
晶闸管静态中频感应熔炼炉发展至今历经多次技术更新,使其更趋节能化、环保化、自动化。下面就现在市场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电路形式做如下比较:
历代中频电炉性能比较
项目 |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四代 | 第五代 | 第六代 | 第七代 |
进线电压 | 传统低电压输入3相380V | 传统低电压输入3相380V | 高电压输入,3相660V-1250v | 高电压输入,3相660V-1250v | 高电压输入,6相660V-1250v | 传统低电压输入3相380V | 高电压输入,6相660V-1250v |
整流方式 | 6脉波桥式全控整流 | 6脉波桥式全控整流 | 6脉波桥式全控整流 | 6脉波桥式全控整流 | 12脉双整流并联输出 | 6脉波桥式全控整流 | 12脉双整流并联输出 |
逆变方式 | 逆变采用并联谐振 | 逆变采用并联谐振 | 逆变采用并联谐振 | 逆变采用并联谐振 | 逆变采用并联谐振 | 逆变采用串联谐振 | 逆变采用串联谐振 |
负载形式 | 平压输出并联联谐振 | 2倍压输出并联谐振 | 平压输出并联谐振 | 2倍压输出并联谐振 | 2倍压输出并联谐振 | 串联谐振,自然调谐电压 | 串联谐振,自然调谐电压 |
节能效果 | 节电效果一般,吨电耗900-1000度. | 节能效果较好,吨电耗850-950度. | 节能效果较好,吨电耗800-900度. | 节能效果好,吨电耗650-750度. | 节能效果好,吨电耗650-750度. | 节能效果好,吨电耗650-700度. | 节能效果好,吨电耗550-650度. |
功率因数 | 功率因数低(cosφ=0.6-0.85) | 功率因数低(cosφ=0.6-0.85) | 功率因数低(cosφ=0.6-0.85) | 功率因数低(cosφ=0.6-0.85) | 功率因数低(cosφ=0.6-0.85) | 功率因数高(cosφ≥0.95) | 功率因数高(cosφ≥0.98) |
谐波成分 | 谐波干扰大 | 谐波干扰大 | 谐波干扰大 | 谐波干扰大 | 谐波干扰小 | 谐波干扰较小 | 谐波干扰极小 |
稳定性 | 稳定性好 | 稳定性一般 | 稳定性较好 | 稳定性一般 | 稳定性一般 | 稳定性尚好 | 稳定性好 |
启动性能 | 启动性能:差 | 启动性能:一般 | 启动性能:一般 | 启动性能:一般 | 启动性能:一般 | 启动性能:优良 | 启动性能:优良 |
应用范围 | 500KG以下小型炉 | 500KG-1500Kg中型炉 | 1000Kg以上所有炉型 | 1000Kg以上所有炉型 | 3000Kg以上所有炉型 | 各种类型炉子 | 1000Kg以上所有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