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粉彩轧道瓷始创于乾隆早期,它是在督陶官唐英和景德镇工匠不懈努力下,借鉴瓷胎画珐琅制作工艺而创制的一釉上彩新品种。“轧道”又叫雕地,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黄、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锈花针的工具拔划出细的凤尾纹,最后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谓扒花。“粉彩轧道”方法,综合了西洋铜胎画珐琅与中国粉彩绘画两种工艺技法,中西合璧,时代风格明显。
这件粉彩红地轧道缠枝花卉象耳尊,高41厘米,口径11.8厘米。直口、粗长颈、溜肩、圆腹、圈足。颈部置对称铜鎏金双象首耳,寓意吉祥。瓶外壁胭脂红地轧道,粉彩饰缠枝花卉纹,纹饰繁而不乱,主次分明。胭脂红釉浓郁纯美,粉彩色泽柔和淡雅,对比强烈,珠联璧合。外底于松石绿地上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近年来,粉彩轧道瓷备受人们的青睐,市场价格逐年攀高。2004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胭脂红地轧道锦纹粉彩缠枝花卉纹梅瓶,以4399.25万港元的成交价;2010年在香港佳士得举办的“戴萍英基金会收藏”专场拍卖会上,一件乾隆御制粉红地彩轧道蝴蝶瓶最终以4700万港币落槌;2011年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逾2.5亿港元成交,创下了清代瓷器拍卖的历史纪录。此粉彩红地轧道缠枝花卉象耳尊,形制规整,构图精巧,画工娴熟,纹饰繁复,杂而不乱,色彩艳丽,且保存完好,不失为一件佳品,极其难得。
资深经理人:胡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