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通宝市场收藏为何飞速飙升
“建国通宝”钱已发现的有篆书及楷书小平钱两款,首枚篆书钱民国时出自苏北,由名泉家罗伯昭先生以400大洋(银元)购藏,解放后捐给国家博物馆。该泉有的泉谱记为白铜,有的书介绍却为铜色金黄,由于该泉亦难觅珍容,现仍不知谁对谁错。“建国通宝”楷书小平钱在晚清道光年间张崇懿著《钱志新编》介绍过一枚,民国七至八年间又出过一枚,被名泉家郑家相先生所藏,可惜先后发现的这两枚真书建国小平钱,早已失去踪影,至今未知是否尚在人间。“靖国元宝”小平钱书刊介绍过两款,在何邦贵、侯桂芳著《北宋钱币》一书中载有一品拓图,为隶书旋读小平钱,但没有介绍出于何处,现藏何方。上海钱币学会编《古钱币图解》一书介绍过另一品,由日本东京货币博物馆藏,为篆书小平钱,与上钱成对,可惜该书没有登载泉图,作者还认为该泉明显属伪,但却没有说出定为伪品的理由。
上海名琅国际拍卖_建国通宝_成交记录:
北宋建国通宝篆书青铜小平1--成交价:RMB1,638,000---成交日期:2012-04-20
建国通宝-----------成交价:RMB1,105,000---成交日期:2011-11-27
建国通宝(篆书平钱)-----成交价:RMB2,392,000---成交日期:2010-11-07
折二型“元德重宝”---------成交价:RMB1,920,000---成交日期:2013-05-17
靖康通宝真书钱币一枚建国---成交价:HKD1,500,000---成交日期:2014-06-08
“宝源局造”背“镇库”------成交价:RMB2,530,000---成交日期:2013-05-17
建国通宝钱币---------成交价:RMB1,544,000---成交日期:2012-10-02
建国通宝楷书小平(一枚)---成交价:RMB1,310,000---成交日期:2011-11-26
靖康通宝真书钱币一枚建国通--成交价:HKD1,985,000---成交日期:2014-06-08
建国通宝楷书小平(一枚)---成交价:RMB1,110,000---成交日期:2011-11-26
建国通宝市场价格值多少钱
北宋宋徽宗赵佶有建中靖国年号,但建国通宝仅有篆书,楷书小平对钱各一,其中篆书钱铜色金黄,狭穿大字,面带黑斑及松花绿锈,据说出土于苏北,曾被钱币收藏大家罗伯昭先生以400银元购得。也有人认为此钱太过离奇,怀疑是建炎通宝改刻而成。但据考证,建国通宝是取建中靖国年号的首尾二字组合而成铸造的货币,却因赵佶的建中靖国年号中的“建中”二字与唐代某年号重复,所以此币刚刚铸成就马上废止,期间还铸有篆书体“靖国通宝”与楷书体“靖国元宝”小平钱,而后改铸非年号的“圣宋通宝”、“圣宋元宝”。因此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过10枚,无法估价,称建国通宝为北宋珍稀币并不为过。
建国通宝价格持续上升即将突破千万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在位二十五年(即公元1101-1125年),共用过六个年号,即位之初,使用的是“建中靖国”年号,仅一年时间,其间铸造过“建国通宝”、“靖国元宝”、“建中靖国”、“圣宋元宝”、“圣宋通宝”等五种钱币。除“圣宋元宝”钱常见外,其余四种都非常稀少,估计均为试铸或样钱性质,当时就铸量不多,特别是“建国通宝”及“靖国元宝”,现存世仅二三枚。“建中靖国”钱更是孤品,1956年挖掘清代范子和墓葬时出土。该钱为隶书直读,钱径3.5厘米,重8.1克,光背,现存锦州市博物馆,珍容难见。
建国通宝想出手,想高价出手,想快速出手,上海名琅国际拍卖帮你实现!
想知道建国通宝在哪里成交的、成交价格等详情,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确立了鲜明的国际发展战略,面向海内外坚持以采纳或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成熟模式来兑现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承诺。在货品挑选、货品鉴定、初步估价、接收委托、运输保管、图录编制、登记备案、招商展示、展览交易、举行拍卖、付款交割、卖家结算、国家申报、国家
税务等均体现国际一流专业水准,树立了国际化公司的积极形象。
经多年发展,公司不仅在中国古代的古董珍玩,近现代的艺术品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而且业务已面向全球化发展。
我们坚信:伟大的艺术品在世界各地等待我们的发掘。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已拥有稳固的行业影响力后,进一步扩展内地市场,将中国的艺术精髓展现在世界的眼前,发扬中国的文化精神。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亦為客户提供的汇丰国际实时竞投服务让世界各地的客户可透
拍卖、艺术品交易收藏,文物修复等
征集范围
历代瓷器:精品陶瓷历代窑口及各代官窑瓷器,宋代瓷器、元明清瓷器等
翡翠玉器: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做工细、新玉(以和田玉为主,玉质润、透、白)
名家字画:历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古代宇画、近现代宇画、古籍善本等
杂项古玩:竹木、文房四宝、田黄石、鸡血石、古钱币,金银器青铜器、印章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椬和海南黄花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