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共少半釿的特点和收藏
战国时卫备受强邻魏国侵扰,前254年,卫名存实亡,成为魏之附庸,领地独剩濮阳,共吧归魏占有,其地望在今河南辉县西。据史料载:魏文侯时任用李悝为相,实行社会变革,采取一系列富国强民政策,使魏国一跃而成诸侯国中的头等强国。在货币经济方面,魏国除铸行布币外,首先开始使用一种圆形圆孔,面文纪地名兼或有纪货币单位的圜钱,其铸期大约在魏惠王自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以后。在魏铸圜钱中,纪“共”字地名的有“共屯赤金”、“共”、“共少半釿”三种。
上海名琅国际拍卖_共少半釿_成交记录:
战国魏国“共少半釿”圜钱---成交价:RMB3,291,200---成交日期:2013-05-22
战国魏国“共少半釿”圜钱---成交价:RMB1,291,200---成交日期:2010-05-22
战国魏共少半釿环钱---------成交价:RMB1,436,800---成交日期:2010-05-10
战国魏国“共少半釿”圜钱---成交价:RMB2,291,200---成交日期:2010-05-22
战国魏国“共少半釿”圜钱---成交价:RMB1,291,200---成交日期:2012-05-22
共少半釿市场收藏为何飞速飙升
其面文纪地名兼纪值,且多一“少”字,少通小,或为半釿之子,当属辅币无疑[1]。
“共少半釿”圜钱存世不超过八枚之数,极为珍罕,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中曾有拓本,评级无定价,因实物已轶,众泉家难窥其庐山真目,一直误认为是臆造品或改刻赝品。
什么样的共少半釿更受收藏家们的喜爱
据了解,“泰和通宝”为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年间所铸,一般人所熟知的是“玉筯篆书泰”和“重宝折十”,楷书则分为小平、折二、折三、折十四等,均属罕见。据史书记载,金章宗铸钱水平与宋徽宗崇宁、大观等一脉相承,在中国古钱币史中均为佳品。另外,金章宗与宋徽宗同为中国皇帝中著名的书法家之一,因此,金章宗的手书瘦金体可与宋徽宗媲美。不过,在“泰和通宝”楷书钱文中,仍能探寻到徽宗瘦金体的影子。
征集通知:
广大藏家朋友,上海名琅国际拍卖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买家客户的委托,特定意向征集共少半釿,要求品相完好必须保真,请藏家朋友相互转告,收藏有共少半釿的藏家尽快与我司人员取得联系。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据全国拍卖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显示,截止4月底,全区共有拍卖企业141家,其中:分公司5家。从业人员578人,其中:拍卖师131 人。4月份,拍卖成交70场,同比增长12.90%;流拍66场,同比下降17.5%;实现成交额33131.6万元,同比增长9.15%;佣金收入284.45万元,同比增长2.19%;上缴税收15.45万元,同比下降32.88%。
按拍卖标的分,房地产拍卖成交额为11251.89万元,同比增长33.73%;土地使用权拍卖额5376.08万元,同比下降73.68%;机动车拍卖额654.08万元,同比增长6.27%;农副产品拍卖额、无形资产拍卖、文物艺术品拍卖4月份均无成交额;股权、债券拍卖额14210万元,同比增长3949.58.2%;其他拍卖额1639.58万元,同比增长211.10%。
按委托对象分,法院委托拍卖额15095.46万元,同比增长180.98%;部门委托拍卖额13569.69万元,同比下降36.54%;金融机构委托拍卖额613.21万元,同比下降76.7%;破产清算组委托拍卖额0万元;个人委托拍卖额190.75.万元,同比增长53.55%;其他机构委托拍卖额3662.52万元,同比增长3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