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螺旋溜槽的设备结构
螺旋溜槽的设备结构参数包括溜槽的直径、横截面形状、螺距、螺旋溜槽的长度和圈数等。 螺旋槽的直径是设备的规格标志,溜槽的处理能力与直径平方成正比,粒度回收下限随直径增大而升高。在条件许可时,处理较粗物料应采用大直径螺旋槽。螺旋溜槽的断面形状与处理物料的粒度有关,处理小于2mm的原料,以长短轴之比为2:1,长轴呈水平,它的一半等于螺旋直径的三分之一合适。螺距的大小通常用与螺旋直径之比表示,称作距径比,取值在0.73左右,选别效果较好。螺旋槽的长度和圈数决定着物料运行距离。对易选矿石有3-4圈即可,对难选矿石则需5-6圈。
矿粒在螺旋槽中的分离过程:
矿粒在螺旋槽中的分离过程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颗粒群的分层。颗粒群在槽面上的运动过程中,重矿物沉降速度快,沉入液流下层,轻矿物沉降速度慢,浮于液流上层,液流沿竖直方向的扰动作用强化了矿粒按密度分层。这一阶段还伴随着轻矿粒在横向水流的向外推力及离心力的联合作用向外缘移动。横向水流向内的推力,克服离心力和槽底摩擦阻力使重矿物向槽的内
缘移动。紧接着进入第二阶段,是轻、重矿物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沿横向展开(分带0。沉于下层的重矿物所受离心力小,横向水流向内缘的推力和矿粒重力产生的下滑力,克服槽底摩擦力及离心力的作用,将重矿物沿收敛的螺旋线逐渐移向内缘。浮于上层的轻矿物离心力大,加上横向水流向外缘推力的联合作用沿扩展螺旋线逐渐移向中间偏外区域。矿泥被甩到最外缘。与之相伴随的是误入槽底的轻矿粒及误入上层的重矿粒的重新分层、分带。这一阶段持续时间最长,需反复几次循环才能完成。最后到第三阶段运动达到平衡。不同密度的矿粒沿各自的回转半径运动,轻、重矿物沿横向从外缘至内缘均匀排列,使设在排料端部的截取器将矿带沿横分割成精、中、尾矿三个部分,并使其通过各自的排料管排出,从而完成分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