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螺旋溜槽
溜槽是最早出现的选矿设备。古代用淘洗方法选收重砂矿物,使用的工具就是原始的溜槽。有些粗粒砂金溜槽和砂锡溜槽沿袭至今仍有使用。19世纪中叶出现了机 械传动的带式溜槽和圆形溜槽,成为当时细粒有色金属矿石的主要选别设备。以后出现了跳汰机和摇床,使溜槽的应用相对减少。但溜槽以其结构简单,生产费用低 廉的优势,仍在粗、中、细粒矿石的选别中广泛应用。本世纪40年代出现的多层自动溜槽,50年代出现的尖缩溜槽和60年代制成的圆锥选矿机、摇动翻床等, 开辟了溜槽现代化的道路。矿泥溜槽已成为处理微细粒级矿石的有效手段。
矿粒在螺旋槽中的分离过程:
矿粒在螺旋槽中的分离过程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颗粒群的分层。颗粒群在槽面上的运动过程中,重矿物沉降速度快,沉入液流下层,轻矿物沉降速度慢,浮于液流上层,液流沿竖直方向的扰动作用强化了矿粒按密度分层。这一阶段还伴随着轻矿粒在横向水流的向外推力及离心力的联合作用向外缘移动。横向水流向内的推力,克服离心力和槽底摩擦阻力使重矿物向槽的内
缘移动。紧接着进入第二阶段,是轻、重矿物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沿横向展开(分带0。沉于下层的重矿物所受离心力小,横向水流向内缘的推力和矿粒重力产生的下滑力,克服槽底摩擦力及离心力的作用,将重矿物沿收敛的螺旋线逐渐移向内缘。浮于上层的轻矿物离心力大,加上横向水流向外缘推力的联合作用沿扩展螺旋线逐渐移向中间偏外区域。矿泥被甩到最外缘。与之相伴随的是误入槽底的轻矿粒及误入上层的重矿粒的重新分层、分带。这一阶段持续时间最长,需反复几次循环才能完成。最后到第三阶段运动达到平衡。不同密度的矿粒沿各自的回转半径运动,轻、重矿物沿横向从外缘至内缘均匀排列,使设在排料端部的截取器将矿带沿横分割成精、中、尾矿三个部分,并使其通过各自的排料管排出,从而完成分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