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华豫之门长期征集釉里红墩式碗,如果您手上有相类似藏品需要出手,欢迎来电咨询价格
《华豫之门》在全国收藏栏目中率先引入市场概念,邀请活跃于国内外古玩市场、具有鉴定能力的业内资深人士担任市场观察员,评估藏品,解析市场风云,靠文化内涵赢得欣赏,而不是以价格为噱头吸引眼球。看《华豫之门》节目,尽管没有讲座式的长篇大论,没有吸引眼球的猎奇,但在面对一件件积聚了一个时代精华的藏品时,在专家娓娓道来的点评中,观众透过文物看到历史,为祖国传统文化而自豪,为祖先的精湛技艺而赞叹。同时在持宝人起伏跌宕的故事中,让观众领略《华豫之门》倡导的“收藏财富收藏历史 收藏文化 收藏丰满大写人生”的收藏真谛。
河南华豫之门是一个集艺术品鉴定、展览、及推广的综合性平台,主要业务范围含括:字画、玉器、瓷器、杂项等各类艺术品,公司主要以藏品的鉴定、展览、展销服务为经营重点大型艺术品交流活动。
业务分类:根据品类不同、分别开设以下业务部门:古董瓷器珍玩部、古玩玉器珍玩部、中国近现代书画部、钱币佛像铜镜部、欧洲及国际征集联络部、
下面是2020年釉里红墩式碗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青花釉里红九龙纹将军罐---估价16.00到16.00万---成交价:SGD25.3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青花釉里红九龙纹将军罐---估价16.00到16.00万---成交价:SGD25.3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明 明永乐款釉里红缠枝莲狮子纹压---估价35.00到35.00万---成交价:EUR212.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乾隆款釉里红荔枝纹天球瓶---估价2亿8090.00到2亿8090.00万---成交价:JPY3亿450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乾隆款釉里红荔枝纹天球瓶---估价2亿8090.00到2亿8090.00万---成交价:JPY3亿4500.00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10日
青花釉里红梅瓶---估价:无底价 ---成交价:AED78.75万---拍卖日期:2020年6月26日
明洪武 釉里红花卉缠枝莲纹碗---估价25.00到25.00万---成交价:EUR143.75万---拍卖日期:2020年1月8日
下面是历年釉里红墩式碗相关拍卖记录(Artron数据)请参考
明洪武 釉里红花卉纹大碗---估价450.00到500.00万---成交价:RMB494.50万---拍卖日期:2011年12月5日
明洪武 缠枝牡丹纹釉里红玉壶春瓶---估价:无底价 ---成交价:RMB1853.50万---拍卖日期:2007年7月10日
清乾隆 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估价150.00到250.00万---成交价:HKD602.00万---拍卖日期:2009年12月1日
明洪武 青花釉里红菱口碗---估价580.00到580.00万---成交价:RMB638.00万---拍卖日期:2008年10月26日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串花双凤纹象耳---估价150.00到250.00万---成交价:RMB575.00万---拍卖日期:2011年5月22日
康熙款青花釉里红人物故事纹鼻烟壶---估价680.00到680.00万---成交价:RMB734.40万---拍卖日期:2015年8月29日
清康熙 釉里红折枝四季花卉纹苹果---估价180.00到240.00万---成交价:HKD1040.00万---拍卖日期:2016年4月6日
康熙时的郎窑红器有如下品种:郎窑红:郎窑红的两种类型;一种是单色层釉;另一种为双层釉。以釉质、釉色而论,单层釉施釉较薄,釉面光亮,开有细片纹,釉色有浓艳和浅淡之分。由于施釉较薄,琢器器口边沿处的釉面在高温熔融下往往垂流,使器口显露胎骨,并使器物上半部为浅红色或淡色,釉色不及下半部匀净。
釉面接近露胎处一般呈现白色或米黄色,后仿郎窑红单层釉器,更易出现釉面色调不匀的弊病,有的上半部分极淡或出现白色星点(真品偶有此现象),而下半部分则积釉色浓,色调对比鲜明。郎窑双层釉的器物,均釉汁凝厚,釉面匀净,无垂流现象,多开有较深纹路的片纹。釉色深浅浓淡不一,深色红艳,浓者泛黑,间有黑色小星点与渍久形成的酱色污垢的斑点和纹路;浅色粉红如桃花;暗淡混浊色的釉表,常有似雾气般的朦胧现象。所有郎窑红器的胎质都洁白坚硬,器露胎处泛火石红色。
华豫之门报名电话 鉴宝釉里红墩式碗,无论单层釉器或双层釉器,都有其独特的制作特点。一般琢器里釉为白色,或米黄色,或微泛青色,开有片纹,大多器身无釉呈黑褐色,并且不过底旋削线,俗称“郎不流”之说并不尽然,也有少数垂流过而经人工稍加打磨修整的,但与后来那种须人工修磨底的窑變釉的严重垂流现象,又有程度不同的区别。笔者曾统计过所见的郎窑器,其釉质垂流的约占百分之十五。郎窑红器的口和边,也有与明代宣德红釉相似的那种“灯草边”;不过,宣德时为自然形成的白口,而康熙时则是人为涂施的一层厚而含粉质的白釉或桨白釉。同时,器物里口釉及底的釉色常与器身红釉不相一致,有的为开细小片纹的白釉,有些为淡蘋葉青釉,还有的为微黄的米汤釉。有些里口为蘋葉青色的器物,底也为蘋果青或青白色,并显露出红釉的斑晕。器的处理不一,圈的际平面呈滚圆式、平切式或里收外斜削的二层臺式。大多数底部无款,偶有书写青花篆书“福”、“寿”二字或花形图记的;极少数米黄色底写“宣德年制”款识。过去称作“宣红”、“万霁”的器物,实际上许多是康熙仿制的郎窑红釉器。
帖子中不能涵盖所有信息,所以有藏品想估价、出手的可电话咨询。(联系方式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