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柴窑瓷器究竟是啥模样

时间:2015-10-23 15:06

  图为被认为极像柴窑的耀州窑瓷器。

  现金收购 古董艺术品! 0风险 低投资 短周期快速变现 彻底解决藏友藏品出手难题,真品到代藏品直接现金收购,不拍卖,不展销。价格合适,当天成交!

  柴窑是五代时期后周柴世宗所烧的御窑,清代的朱琰在《陶说》中记载:“柴世宗时烧者,故曰柴窑,相传当日请瓷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然而今人从没见过柴窑实物传世,也没发现窑址。

  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也提出了柴瓷的可贵:“今论窑器者,必曰柴、汝、官、哥、定,而柴就不可得矣。得残器碎片必为冠饰、绦环、玩具,亦足珍贵。”连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亦觉得:“柴氏窑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但尽管历史上有诸多文人墨客写下过如许关于柴窑的语句,因为没有可与文字相印证的物件面世,所以有人认为柴窑根本不存在,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陕西耀州窑就是柴窑,或是觉得景德镇早期的青白瓷就是柴瓷。众说纷纭之下,似乎只有一点大家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柴窑瓷器乃瓷器中的极品,是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艺术瑰宝。

  有“天下第一美瓷”之誉的柴窑器,其特点是:“色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现代人形容天色,大多喜欢说天蓝色。但古人形容天的颜色为天青色。柴世宗所说“雨过天晴云破处”,意在强调雨过天晴时分的天空尤其洁净,没有尘埃。那种颜色是最接近青色的了。

  那么什么是“明如镜”呢?古代流行青铜镜,古人当初对镜子的要求是能映照出人面五官,我们今天看到一些高质量的瓷器也能模糊地照出人面,柴窑制品即达到了这样一种“明如镜”的工艺技术程度。

  在五代时期,耀州窑已经出现了胎质非常薄的单色釉。上面还有官、内服等款式,所以颇有一部分人将这些耀州窑出产的瓷器误认为是柴窑瓷器。柴窑的确是继承发展了耀州窑那种薄胎的传统,其器物的胎质厚薄和器件的大小成正比,但笔者以为柴窑并非耀州窑,而且“薄如纸”是一种略带夸张的描述,一种理想状态,此话的意思是指柴瓷的分量很轻,拿在手中的分量和纸差不多。

  很难想象,瓷器能达到“声如磬”的艺术效果。尽管柴窑器物胎质较坚硬,但泥土做的胎质和天然的石磬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声如磬”只能说是在同类瓷器中,柴窑出品的瓷器声音质量非常出类拔萃。不过,也有人推测,五代的柴窑瓷器瓷胎里还有其他成分的加入,否则,“声如磬”一说似乎就过分夸张了。

  藏品收购流程:

  第一  藏家发图片到公司微信或者QQ上,由公司收购负责人判断价值,能否收购。

  第二  公司收购负责人确认可以收购回复藏家电话沟通价格。

  第三  公司负责人与藏家大致确定收购价格同时确定检测机构或者权威专家。

  第四  公司负责人与藏家确定来沪时间,藏家带实物或样品来上海公司,同时带好银行卡及鉴定检测费用,同时公司准备收购资金。

  第五  藏家在约定的时间到达上海公司后与收购负责人确定价格签好合同。经过权威专家或者机构鉴定实物。

  第六  经过鉴定藏品的年代,特点无误的藏品,由公司按合同价格收购当日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