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5-27 00:16
可惜供春壶已不得见,当代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价格也在60万港币左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供春传时大彬、李仲芬。二人与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邵友兰善做器型,尤以“配泥精致,质坚如玉为一绝”。所用印章有椭圆式带边纹的“阳羡邵友兰制”,还有带边的方章“友兰秘制”,小印楷书“友兰”二字,铭刻一般署名“二泉”所作。由于紫砂艺人的印章材料坚固,一般可以沿用若干年,甚至终生都在使用,因此印章款的鉴别是判断紫砂壶作者的一个直接依据。
本公司近几年对冯桂林紫砂壶市场分析估价:
民国冯桂林大四方传炉壶--------价格:2,960,000----日期:2017-08-01
民国冯桂林制紫泥竹节壶及------价格:2,440,000----日期:2017-04-10
冯桂林金鼎商标款绿泥壶--------价格:2,630,000----日期:2018-03-06
冯桂林制紫砂壶----------------价格:1,250,000----日期:2017-10-09
冯桂林大五竹壶----------------价格:2,980,000----日期:2018-02-21
冯桂林紫砂壶市场价值,宜兴紫砂壶起于明代。此说的根据参考了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篇记载。金沙寺有一僧人习惯用陶缸,所以选用细土加以洗练捏坯为壶,并放在陶穴烧之,遂得以传世。《正始篇》记载供春为吴氏家僮,而此时吴氏正读书于金沙寺,供春聪明过人,向寺人、僧人学习制作紫砂的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渐改变了前人单纯用手捏制的方法,改为木板旋泥并配合着竹刀使用。
1950年至1960年的宜兴紫砂壶,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品种,这个时期的紫砂工艺,可以说是紫砂制造工艺能够流传至今、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历经战乱的宜兴紫砂从业者仅存五十多人,而制壶的老艺人更只剩下二十多人。在人民的扶持下,老艺人组织起了合作社,恢复了紫砂壶的生产。这个时期出现了朱可心、王寅春、顾景舟、吴云根、蒋蓉、裴石民等一批壶艺大师,这些大师的作品,精品迭出,砂质优良,工艺规范,受到了壶具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与青睐。
冯桂林紫砂壶价值,当时李海在古玩市场逛时,发现了一个底下印有“阿曼陀室”四个字的紫砂壶,并不知道这四个字代表谁,没买。回来查看资料才知道,曼生壶有一个印就叫“阿曼陀室”,才知道那就是陈曼生的作品。“我一激动,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市场,结果没看到。后来连去三天也没见到,后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