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2005年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本公司征集的此珐琅彩碗撇口,浅腹,圈器型规整,线条流畅,胎骨细腻器型规整,底露胎。胎质坚实,胎体轻薄,红釉发色纯正,釉面温润,胎体轻重适宜,釉水柔润,包浆自然,碗口描金,胎薄如纸,映见指纹。器身分别绘有十二花卉纹:正月水仙,二月玉兰,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背面各题诗一首,并钤“旭”字方印。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装饰瓷器,体现了古人对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互借鉴的艺术创作思想。十二花卉纹碗构思巧妙,风格新颖,使人在品味美酒的同时能感受到美器的韵味。底部书楷书“雍正御制”双行四字款。此雍正珐琅彩十二花卉描金碗属珐琅彩瓷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画工严谨,色彩艳丽,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保存品相极佳。具有极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此套珐琅彩花卉碗,无论品相,绘画工艺,堪称绝世佳品!
本公司近几年对雍正珐琅彩市场分析估价:
清雍正珐琅彩「花锦」纹盌------价格:2,690,000----日期:2018-02-13
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价格:1,940,000----日期:2018-04-02
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价格:2,120,000----日期:2017-03-05
清雍正珐琅彩三阳开泰笔筒------价格:2,840,000----日期:2017-03-23
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价格:1,170,000----日期:2017-05-17
雍正珐琅彩真虚分辨,乾隆皇帝儒雅好古,对于康熙、雍正时期遗留宫内的珐琅彩瓷更视为珍宝。除承前制继续在宫中烧制外,并为每件器物配制楠木匣钵,专门储藏于乾清宫珐琅彩瓷的专库(端凝殿)内。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康、雍两朝,器型更加丰富。此时珐琅作里,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有专画花鸟鱼虫的画家余省,画人物楼景的画家张廷彦,画人物花卉的画家金廷标等达17人之多。是参与画珐琅瓷器制作人员多的时期。乾隆时期画珐琅的画匠大多来自广东、江西和宫廷,乾隆皇帝还从江西调会画磁器、会吹釉水兼炼料烧造磁器匠役胡信侯入内廷造办处。形成乾隆珐琅彩瓷“取材种类多样”、“装饰繁缛华美”的艺术特色。乾隆时烧珐琅彩瓷的地点除了延续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外,在圆明园造办处亦有烧造。出现了珐琅彩与粉彩合绘的现象,同时多使用轧道工艺表现器物的立体效果。
我国烧造彩瓷的历史早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的褐斑青瓷。此后经隋唐宋元,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历史的巅峰,呈现出五彩缤纷,百花争艳的新局面。在这群芳璀璨的百花园中,盛开着一株美丽典雅,血统高贵的奇葩——那就是清宫珐琅彩,它那近乎于脱胎的轻薄,来源于宫廷的彩绘,一丝不苟,细如毫芒,所有的烧造工序都出类拔萃,创造了中国瓷器彩绘的伟大奇迹,被世人誉为“彩瓷皇后”。
近几年雍正珐琅彩市场行情价格:
清雍正/乾隆珐琅彩题诗「寻----价格:1,750,000----日期:2017-01-28
清雍正珐琅彩「花锦」纹盌------价格:1,090,000----日期:2018-01-06
清雍正珐琅彩三阳开泰笔筒------价格:2,490,000----日期:2018-03-10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价格:2,940,000----日期:2018-02-09
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价格:1,590,000----日期:2018-04-26
雍正珐琅彩评估,珐琅彩瓷器是在清康熙皇帝的亲自授意下而创造的新品种,因仿制于铜胎画珐琅器,所以珐琅彩又称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的制作不同于其他瓷器,先由景德镇御窑厂制作优质素胎,送至皇宫,再由宫廷画师绘画,由清宫造办处的珐琅作坊进行二次烧制。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珐琅瓷不论胎体、造型、绘画、色彩、书法、印章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而依照专家的讲述,雍正珐琅彩之所以呈现如此完美的形貌,与当时的帝王雍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此外,2006年在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更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纪录,而此前估价仅为80-100万元港币。2011年,又一件“乾隆年制古月轩珐琅彩题诗花石锦鸡图胆瓶”估价1.8亿元港币,成交价为2亿元港币,这些活生生的数据以说明了市场对乾隆时期价值的高度肯定与需求。
近年来,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在拍卖市场上接连创下了天价。部分藏家也随之把目光盯在了康、雍、乾,清三代时期的珐琅彩瓷。珐琅彩瓷是瓷器中的,是中国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顶峰时期的产物,由于存世稀少近几年拍卖价不断飙升。早在2006年,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就拍出了1.5123亿港元的天价。2005年,珐琅彩御制题诗花石锦鸡双耳瓶,苏富比拍卖行拍出1.15亿高价,06年,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佳士得拍卖行,1.51亿;10年,珐琅彩祥云瑞福花瓶,苏富比拍卖行,拍出1.23亿。每一件品相完好的珐琅彩,其价值都是上亿的,不是普通藏友能收藏的,都是馆藏级的藏品。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收藏一件珐琅彩,其升值空间是非常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