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定时定点垃圾投放点哪家好
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在全国许多城市展开,而在一些城市,垃圾分好类的步完成了,还要想方设法促进垃圾减量,并把垃圾变废为宝。这两天,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升级了垃圾处理的新方案,引发不少关注。
北京:300元/吨非居民厨余垃圾收费征求意见
7月16日起,北京对非居民厨余垃圾的计量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费标准调整到300元/吨,覆盖约50%的垃圾运输处理成本。为何北京的垃圾处理新政首先瞄准非居民厨余垃圾?据调查,北京市非居民厨余垃圾含水含杂率约70%,这既给垃圾运输带来压力,又给后期处理增加了难度。因此,计量收费有利于从源头减少厨余垃圾。
方案逐步建立定额管理和差别化收费机制
非居民厨余垃圾要计量收费,可是也并不是多制造垃圾、多交钱就行。非居民厨余垃圾主要包括餐饮服务企业、单位集体食堂、农贸市场等单位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等厨余垃圾。而此次新规把单位集体食堂作为先行调整的对象,将对机关事业单位等集体食堂实施定额管理和差别化收费。
定额意味着单位集体食堂需要控制非居民厨余垃圾的总量,而差异化收费则是指实际垃圾产生量低于定额标准的执行较低价格,高于定额标准的实行加价,体现有奖有罚。低于定额标准50%的,按200元/吨计收;实际垃圾产生量超过定额标准的,超过部分按600元/吨计收,差异化收费有利于引导非居民单位采取控水控杂等垃圾减量措施。
此外,北京垃圾处理新政还给相关的餐饮企业、单位食堂逐步适应的时间,单位集体食堂在计量收费全面执行一段时间后,再试点实行定额管理,餐饮服务企业等其他非居民单位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更显柔性和温度。
上海:新规 装修垃圾试点按量收费
而在上海,不少小区近出现了6立方米的大白箱,可装下5吨左右装修垃圾。附近居民通过预约,可将袋装建筑垃圾投入箱体内。这是因为上海近调整了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的收运管理。以往装修垃圾一般按房屋套内面积来核算清运费用,调整后上海的徐汇、虹口等六个区,将推行按袋、按箱、按车、按件计价,实行按量收费、按实结算,核算下来每吨清运费在100至200元间。
浙江:开创治理新模式 垃圾变废为宝
除了从源头减少垃圾量,垃圾产生后,如何把它变废为宝,全国各地也各显神通,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废物再利用。
在浙江,桐乡市的30个小区已经用上了厨余垃圾处理机,“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厨余垃圾已实现减量20%的目标。
外卖餐盒、奶茶咖啡杯、汉堡外包装,这些“其他垃圾”能回收利用吗?杭州西湖区用行动给出。当地推出的“循环巴士”,是国内首条针对受污染纸塑类生活垃圾的清运专线,有效解决了污损品无法进入回收渠道的难题。原本要焚烧的餐盒,经过资源化处理,变成可利用的纸、塑料粒和铝粒。
垃圾分类投放亭的材质选择与耐久性
主流垃圾投放亭主体结构采用304不锈钢或镀锌钢板,表面经氟碳喷涂处理,耐候性达10年以上。面板材料常见钢化玻璃(厚度8-12mm)或抗UV复合材料,透光率保持在70%左右。内部垃圾桶接触面多使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抗冲击强度达50kJ/m²。特殊环境(如海滨城市)需选用316L不锈钢材质,盐雾试验500小时无锈蚀。近年兴起的再生塑料复合材料亭体,含30%以上回收料,兼具环保性和成本优势,但抗变形能力较金属结构低15%-20%。
成都定时定点垃圾投放点哪家好
你发现了吗?前几年不管是新闻还是在现实生活里,到处都有垃圾堆积如山的画面,垃圾围城触目惊心。
但是近几年,这些报道突然销声匿迹了,甚至有不少企业开始高喊:垃圾不够用了。
从当初人人被垃圾困扰,到现在甚至有人为没有垃圾而焦头烂额,怎么短短几年之间,垃圾就消失不见了?
01:我国的垃圾堆去哪儿了?
曾几何时,垃圾一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有成堆成堆的垃圾山,相关部门运不走,普通人也用不到,所以才有了“垃圾围城”的说法。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十几年前,我国还处于城市高度发展的阶段,在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会产生无数的垃圾,其中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等。
那个时候的垃圾处理技术又没有那么成熟,自然会导致大量垃圾堆积如山。
以北京为例,当时北京已经高度发达,建了11座大型的垃圾处理厂,每天可以处理掉14000吨垃圾,这个数字是不是还挺厉害的?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在当时,北京一天产生的垃圾就高达3万吨,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就发现,垃圾处理速度跟不上生产的速度?
也正是因此,才会有大量的垃圾堆积下来,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一个又一个垃圾堆。
其它的中小型城市也是如此,垃圾清理的速度跟不上,一天又一天的垃圾堆积下来,就变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
那个时候有人预测,用不了多久,中国就会被垃圾给侵占了,到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乌烟瘴气。
可是近几年你发现了吗?垃圾堆突然消失了,反而有很多人开始哭诉,垃圾不够用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垃圾怎么摇身一变成金饽饽了?
02:垃圾不够用了
我国清理垃圾主要有两种方法,种是填埋,第二种是焚烧。
之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那么多垃圾了,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垃圾处理速度跟上来了。
2010年,全国投入运营的垃圾焚烧厂104座,到了2023年,中国已经有焚烧厂925家。
短短十几年就翻了九倍,可见我国的垃圾处理的决心。
要知道,全世界的垃圾处理厂才只有2100多,我国就直接占了一半,这种垃圾处理能力是相当惊人的。
有相关部门调查过这些垃圾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它们加起来每年可处理4亿吨垃圾。
然而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才只有3.6亿吨,刨去可回收的只剩下了不到2亿吨。
换言之,现在我们垃圾处理速度上来了,垃圾都不够用的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你还能看到成堆的垃圾吗?
也正是因此,有很多垃圾处理企业高呼:垃圾实在是不够用了,要不然就失业了。
根据行业统计数据,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内停运”83467天次,还有不少工厂因此而倒闭。
感叹,十几年来,中国的垃圾处理能力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以前各个工厂加班加点处理垃圾都处理不不过来,现在竟然陷入了无垃圾可用的场面。
现在估计有不少垃圾处理厂哭晕在厕所。
不过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虽然中国的垃圾不够用了,但是国外还有很多很多。
于是,就有不少人开始计划把国外的洋垃圾到中国,由中国来处理。
然而历史经验明,这样的方法是万万不行的。
虽然洋垃圾到我国之后,这些垃圾处理场有钱了,但那些漂洋过海而来的 “洋垃圾”,很多都是工业重金属和废料,在我国的土地上处理之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工人的健康,污染附近的水源,得不偿失。
于是2017年,我国出手制止禁止洋垃圾漂洋过海,这才打消了这场闹剧。
那不能洋垃圾了,这些垃圾处理厂该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别人进不来,我们可以出去,在他们的土地上处理垃圾不就行了吗?
现在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其它的国家,垃圾速度还远远跟不上生产的速度,它们就需要更多的垃圾处理厂来帮它们处理这些垃圾,于是我国的垃圾处理厂挺身而出,出海打工了!
是的,你没有听错,不光我国的产品现在能出口海外,就连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也出国了。
现在,中国的垃圾处理企业天楹在越南、新西兰、泰国、马尔代夫已经站稳了脚跟,其他的企业也开启了进军海外的步伐。
现在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已经在国外占据了半壁江山,未来这个市场还会不断扩大。
从当初连自己的垃圾都解决不了,到现在可以解决全世界的垃圾,足以看出我国这些年的进步,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有多么。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意识到,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我们一直也在努力发明更自然、更绿、更化的垃圾处理技术,为全世界的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的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好了,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垃圾处理技术进步了。
从当年的垃圾围城到现在的绿水青山,我们的科研人员从未放弃处理垃圾这件事,我们如今生活在如此的环境,要好好感谢他们。
中国用的责任心和不断发展的技术,让全世界看到了大国之姿,太自豪了。
你现在还能看到垃圾堆积如山的场面吗?你觉得我们的垃圾处理技术进步了吗?
湿垃圾是指食品废料、厨余垃圾等含有较高水分的有机垃圾。由于湿垃圾的性质,其处理方法也需要与其他垃圾有所区别。本文将介绍湿垃圾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包括厌氧发酵、堆肥、沼气发电等,以期提供给读者更多了解湿垃圾处理的知识。
1. 厌氧发酵
厌氧发酵是一种将湿垃圾置于无氧或低氧环境中进行分解的方法。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大型处理设施,其中湿垃圾被放置在密闭的容器中,并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来促进垃圾的分解过程。在厌氧发酵的过程中,湿垃圾会被微生物分解成有机肥料,并产生沼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能够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体积和重量,并同时产生可再生能源。
2. 堆肥
堆肥是一种将湿垃圾与其他有机物料混合,并通过自然分解过程将其转化为肥料的方法。在堆肥的过程中,湿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被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热量和水分促进垃圾的分解过程。通过控制堆肥的氧气和湿度,可以加速湿垃圾的分解速度,并得到高质量的有机肥料。堆肥处理方法适用于小型家庭或社区,既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又能够得到有机肥料供应。
3. 沼气发电
沼气发电是一种将湿垃圾中产生的沼气转化为能源的方法。在湿垃圾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主要由甲烷和二氧化碳组成。这种沼气可以通过的设备收集和净化,然后用于发电或供暖。沼气发电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湿垃圾中的能源,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大型垃圾处理厂或农村地区,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和能源的再利用。
4. 生物质燃料
湿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干燥和压缩的方式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于取暖、发电等用途。通过将湿垃圾中的水分去除,然后将其压缩成块状或颗粒状,可以得到高能量密度的生物质燃料。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垃圾处理设施或家庭,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和重量,并得到可再生能源。
湿垃圾处理方法有厌氧发酵、堆肥、沼气发电和生物质燃料等几种常见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湿垃圾的体积和重量,还能够实现垃圾资源化和能源的再利用。选择适当的湿垃圾处理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湿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市民参观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4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文灿)7月12日至13日,由师生、亲子家庭和其他市民组成的一批“探险队”先后走进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和深圳市垃圾处理历史博物馆,开启他们的科普馆奇妙之旅——2025年深圳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暑期低碳研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深圳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暑期低碳研学活动已连续开展3年。该活动依托全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及共建花园等实践基地,制定研学路线、开展研学课程,旨在以“行走的课堂”形式,让市民朋友们在参观实践中深刻理解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
“塑料造成的污染,你知道多少?如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活动现场,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梁治宇通过模拟体验、互动问例分享等形式,为学生们开启了减塑分类知识课堂全市课。
为上好减塑分类知识课堂全市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开发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减塑分类知识课件——《小选择,大未来》。该课件以图文、视频和数据分析等形式,对塑料的诞生、应用、造成的污染以及回收再生的价值进行了趣味科普。同时,以深圳近年来的减塑行动为例,探讨了“小选择,大未来”的命题,呼吁广大青少年积加入减塑行列,助力“山海捡塑 绿美鲲鹏”宣传活动和塑料回收公益计划的进一步推广。
后续,深圳各区将以全市课为样板,依托蒲公英校外实践基地,积动员蒲公英少先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减塑分类知识课堂还将走进由深圳组织部、共青团深圳员会联合举办的暑假“小小科学家”科学探索研学营,于7月14日至8月22日在市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暑托班上开课。
今年暑假的“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精彩纷呈。市民朋友可以垃圾分类科普研学地图为指引,通过“深环游”小程序预约打卡参观垃圾分类科普馆,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垃圾去哪儿”的全链条处理流程。接下来,深圳城管部门也将在暑期按照一周至少一场研学活动的频率,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市民朋友可通过“美丽深圳”和“深圳城管”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活动资讯并参与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