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2 13:12
蔬菜用药多了出现抗药性怎么办,这里有妙招
——傅春风
要继续开展农机防护性能提升试点,减少安全隐患,增强事故防范能力。第二,进一步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2017年,财政部、农业部已将农机报废更新工作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转移支付项目绩效管理。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要努力扩展试点区域。近期,农机化管理司已经下发《关于推进2017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今年试点工作做出安排。目前已经开展试点的省(区、市)要进一步完善本地实施方案,努力扩大试点范围。
番茄、草莓、黄瓜是目前设施栽培的主要作物。在设施番茄上,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枯萎病、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在番茄上较为普遍发生,尤其是青枯病,发病迅速,蔓延快,在番茄生产上危害重,严重的导致整个设施内植株成片死亡,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在设施草莓上,草莓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是根腐病、炭疽病,导致草莓死棵。在设施黄瓜上,角斑病、靶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往往发生严重。
植物病害,尤其是是疑难病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根本上寻找发病原因,幻想找到什么特效药,种植户们在治疗这些病害时主要依赖传统的化学防治,有时候病情严重了四五种化学药一起用,频繁而不合理的喷洒高浓度化学农药,期望用猛药来控制住病情,但是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会产生药害,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而且长期用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反而使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被破坏,结果越治越糟糕,效果甚差。那选择什么样的药剂比较好呢?
从供给情况看,我国小麦市场虽然供应整体较为充足,但供应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普通小麦库存量大,供给宽松,而优质小麦量少价高,供给偏紧。有关市场机构调研预估,近年来我国国产优质强筋小麦的总量估计在350万~450万吨,而市场需求量在600万~800万吨,强筋小麦的“短板”效应始终明显。由于国内优质强筋小麦产不足需,进口优质强筋小麦弥补供给缺口自然而然成为主要途径。从需求情况看,国内优质小麦刚性需求增强。
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是“见证治病”。其实最重要的是前期预防,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早用安全性高的中草药制剂、微生物菌剂预防。
中草药制剂是由黄连、金银花、黄芩、黄芪、板蓝根、鱼腥草等二十多味中药材,通过传统工艺螯合发酵而成。安全性高,传导性好,与作物亲和,在苗期、展叶期用药,可提前杀灭病原菌,修复伤口,让叶片提前成熟、增加叶绿素含量,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达到早预防、早丰产的效果。
在各种病害的高发期,通过提高用药浓度、适当增加用药次数,仍可达到重治快治的效果,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例如番茄青枯病,发病时伴随着维管束传输功能受损,上病后传染迅速,依靠化学药剂,只能短期杀死病菌,不能修复受伤的组织,治标不治本。而选用中草药制剂,高浓度的上喷下灌,立体化用药,植株叶片、茎杆、根系吸收药液后,在植株体内上下传导,可快速杀菌,修复受伤的维管束组织,恢复维管束的传输功能,让植株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草药成分多样化、作用机理多样化,含有如氨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纤维素、木质素、多硫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对不同病原菌导致的不同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有一药多效的效果。例如草莓根腐病、枯萎病这些土传病害,发病重时,根系、地上部都有病症,此时先用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100-200倍+大蒜油1000倍喷雾加灌根,第二次可用青枯立克100-200倍配合地力旺微生物菌剂喷雾、灌根,杀菌的同时调土,土好了,草莓自然健壮,抗逆性增强,常见的炭疽病、白粉病、蛇眼病、灰霉病等病害发生的几率也少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达到防病治病、营养复壮、提质增效的效果。
据介绍,在化工领域,中国目前虽然已是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甲醇、化肥、农药、氯碱、轮胎、无机原料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化工行业存在结构性问题。传统产品普遍产能过剩,而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国内自给率偏低,一些高端化工产品仍需大量进口。同时,国内化工企业科技投入整体偏低,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少。以电子化学品为例,作为电子材料与精细化工结合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种类多、质量要求高、用量小、对环境洁净度要求苛刻、产品更新换代快、资金投入量大、产品附加值较高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