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30 10:19
蔬菜用药多了出现抗药性怎么办,这里有妙招
——傅春风
日前,据内蒙古乌拉特检验检疫局消息,第一季度,经该局检验合格共出口葵花籽(仁)2577批次,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南邻黄河,北枕阴山,坐落在河套平原腹地,是全国最大的葵花籽(仁)生产基地。目前,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获批葵花籽(仁)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出口葵花籽(仁)全系列产品的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力促地方优势产品葵花籽(仁)走出国门,该局积极转变监管和服务方式,全力深化“出口农产品模式改革”,由“大进大出”到“优进优出”转变,使出口产品以质量占据市场。
番茄、草莓、黄瓜是目前设施栽培的主要作物。在设施番茄上,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枯萎病、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在番茄上较为普遍发生,尤其是青枯病,发病迅速,蔓延快,在番茄生产上危害重,严重的导致整个设施内植株成片死亡,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在设施草莓上,草莓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是根腐病、炭疽病,导致草莓死棵。在设施黄瓜上,角斑病、靶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往往发生严重。
植物病害,尤其是是疑难病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根本上寻找发病原因,幻想找到什么特效药,种植户们在治疗这些病害时主要依赖传统的化学防治,有时候病情严重了四五种化学药一起用,频繁而不合理的喷洒高浓度化学农药,期望用猛药来控制住病情,但是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会产生药害,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而且长期用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反而使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被破坏,结果越治越糟糕,效果甚差。那选择什么样的药剂比较好呢?
为解决自治区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品种培育问题,丰富设施桃品种,2016年,自治区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研究所承担的??《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创新与现代集约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与成果的支撑下,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示范效果。设施栽培条件下,“秦光3号”12月下旬开始萌芽,萌芽较整齐,1月25日开始进入初花期,终花期在2月15日,成熟期在4月20至5月5日,果实生育期78天左右。成熟期正值“五一”前后,且果实硬度大,易储运,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可作为“中油”系列后推广应用的新品种。
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是“见证治病”。其实最重要的是前期预防,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早用安全性高的中草药制剂、微生物菌剂预防。
中草药制剂是由黄连、金银花、黄芩、黄芪、板蓝根、鱼腥草等二十多味中药材,通过传统工艺螯合发酵而成。安全性高,传导性好,与作物亲和,在苗期、展叶期用药,可提前杀灭病原菌,修复伤口,让叶片提前成熟、增加叶绿素含量,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达到早预防、早丰产的效果。
在各种病害的高发期,通过提高用药浓度、适当增加用药次数,仍可达到重治快治的效果,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例如番茄青枯病,发病时伴随着维管束传输功能受损,上病后传染迅速,依靠化学药剂,只能短期杀死病菌,不能修复受伤的组织,治标不治本。而选用中草药制剂,高浓度的上喷下灌,立体化用药,植株叶片、茎杆、根系吸收药液后,在植株体内上下传导,可快速杀菌,修复受伤的维管束组织,恢复维管束的传输功能,让植株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草药成分多样化、作用机理多样化,含有如氨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纤维素、木质素、多硫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对不同病原菌导致的不同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有一药多效的效果。例如草莓根腐病、枯萎病这些土传病害,发病重时,根系、地上部都有病症,此时先用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100-200倍+大蒜油1000倍喷雾加灌根,第二次可用青枯立克100-200倍配合地力旺微生物菌剂喷雾、灌根,杀菌的同时调土,土好了,草莓自然健壮,抗逆性增强,常见的炭疽病、白粉病、蛇眼病、灰霉病等病害发生的几率也少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达到防病治病、营养复壮、提质增效的效果。
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导致疾病寄生虫像车轮虫、指环虫感染的疾病,死亡率也非常高。指环虫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流行于春末夏初,水温在24℃~28℃时最常见,水体富营养化会提高发病几率。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对成鱼则是损伤鳃组织,导致继发细菌性烂鳃。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阻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溢出鳃外。鳃部显着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