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09:06
蔬菜用药多了出现抗药性怎么办,这里有妙招
——傅春风
受今年早热天气影响,多数夏季水果提前成熟登场。最近,云南的“夏黑”葡萄就已在厦门上市。云南夏黑葡萄是国内最早成熟的品种,今年4月初就开始来厦应市。最近,随着其进入盛产期,上市货源明显增多,品质也有所提升,酸性减少,甜度增加。夏黑葡萄具有早熟、无核,高糖低酸、香味浓郁、肉质细脆的优良特点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加上眼下应市的其他葡萄货源较少,使其抢得先机销售红火,日批发交易量在20吨左右。售价却较为行情,批发价20元/公斤,同比基本持平。
番茄、草莓、黄瓜是目前设施栽培的主要作物。在设施番茄上,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枯萎病、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在番茄上较为普遍发生,尤其是青枯病,发病迅速,蔓延快,在番茄生产上危害重,严重的导致整个设施内植株成片死亡,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在设施草莓上,草莓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是根腐病、炭疽病,导致草莓死棵。在设施黄瓜上,角斑病、靶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往往发生严重。
植物病害,尤其是是疑难病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根本上寻找发病原因,幻想找到什么特效药,种植户们在治疗这些病害时主要依赖传统的化学防治,有时候病情严重了四五种化学药一起用,频繁而不合理的喷洒高浓度化学农药,期望用猛药来控制住病情,但是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会产生药害,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而且长期用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反而使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被破坏,结果越治越糟糕,效果甚差。那选择什么样的药剂比较好呢?
据山东省的资料,苹果果农中,30?山东省农机局副局长韩永平表示,山东是一个农机大省,但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尽管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但经济作物和林果机械化发展缓慢,不少方面还没有破题。特别是林果生产机械化发展起步比较晚,是全省农机化整体推进的短板。目前,山东省的农机化发展进入到一个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苹果作为山东的优势特色农产品,机械化问题不解决,劳动成本就降不下来,生产效率就提不上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很难确立优势。
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是“见证治病”。其实最重要的是前期预防,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早用安全性高的中草药制剂、微生物菌剂预防。
中草药制剂是由黄连、金银花、黄芩、黄芪、板蓝根、鱼腥草等二十多味中药材,通过传统工艺螯合发酵而成。安全性高,传导性好,与作物亲和,在苗期、展叶期用药,可提前杀灭病原菌,修复伤口,让叶片提前成熟、增加叶绿素含量,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达到早预防、早丰产的效果。
在各种病害的高发期,通过提高用药浓度、适当增加用药次数,仍可达到重治快治的效果,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例如番茄青枯病,发病时伴随着维管束传输功能受损,上病后传染迅速,依靠化学药剂,只能短期杀死病菌,不能修复受伤的组织,治标不治本。而选用中草药制剂,高浓度的上喷下灌,立体化用药,植株叶片、茎杆、根系吸收药液后,在植株体内上下传导,可快速杀菌,修复受伤的维管束组织,恢复维管束的传输功能,让植株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草药成分多样化、作用机理多样化,含有如氨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纤维素、木质素、多硫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对不同病原菌导致的不同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有一药多效的效果。例如草莓根腐病、枯萎病这些土传病害,发病重时,根系、地上部都有病症,此时先用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100-200倍+大蒜油1000倍喷雾加灌根,第二次可用青枯立克100-200倍配合地力旺微生物菌剂喷雾、灌根,杀菌的同时调土,土好了,草莓自然健壮,抗逆性增强,常见的炭疽病、白粉病、蛇眼病、灰霉病等病害发生的几率也少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达到防病治病、营养复壮、提质增效的效果。
除津唐一带,河南、山东、东北受该病影响也非常严重。据原唐山市鱼虾病防治所副所长郑万启介绍:“鲤鱼疱疹病在津唐一带初现于2008年,2011年出现大面积发病,由于该病毒主要临床症状为鱼鳃损坏,所以有人称之为鳃霉病,大红鳃,急性鳃坏死等。2012年唐山水产站与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黄海水产研究所共同检测确定为疱疹病毒,纠正了原来不确切的叫法。此病本地在六月中旬开始发生,水温18-28℃为高发时段。具有高度传染性,成鱼养殖池一旦感染发病死亡率5%-15%,苗种池感染死亡率高达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