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09:01
蔬菜用药多了出现抗药性怎么办,这里有妙招
——傅春风
大?鱼疾病主要是体表溃烂,套肠。套肠主要症状是鱼体游动缓慢,靠边或者离群独游,食欲减退或散失,垂死时头向上,尾向下,垂直悬挂于水体。鲫鱼的“大红鳃”精养鱼塘的鲫鱼,前期是水霉、溃烂,现在主要是大红鳃。大红鳃原因是前期温度跟不上,到了鱼的产卵期,卵细胞吸取母体营养以后,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卵要发育,投饵量又不足,只能从干细胞里吸收营养,干细胞储存的营养被卵细胞消耗掉,导致鱼体抗病力下降。病鱼常在池边的水面下窜游,肉眼可见病鱼的头部和背部发黑,俗称“黑头”。
番茄、草莓、黄瓜是目前设施栽培的主要作物。在设施番茄上,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枯萎病、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在番茄上较为普遍发生,尤其是青枯病,发病迅速,蔓延快,在番茄生产上危害重,严重的导致整个设施内植株成片死亡,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在设施草莓上,草莓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是根腐病、炭疽病,导致草莓死棵。在设施黄瓜上,角斑病、靶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往往发生严重。
植物病害,尤其是是疑难病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根本上寻找发病原因,幻想找到什么特效药,种植户们在治疗这些病害时主要依赖传统的化学防治,有时候病情严重了四五种化学药一起用,频繁而不合理的喷洒高浓度化学农药,期望用猛药来控制住病情,但是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会产生药害,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而且长期用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反而使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被破坏,结果越治越糟糕,效果甚差。那选择什么样的药剂比较好呢?
(2)高PH:PH较高的池塘可见到较多的水鸟,鱼苗不适,会在水面不时泛起水花,游动不规律,严重时鱼苗鳍条腐蚀。处理方法:(1)池塘发生气泡病后,应立即换水,加深池塘水位,同时每亩泼洒4-6斤食盐水,可在一定时间内缓解症状。(2)高PH:情形一:若上午,下午测试PH值变化不大,应判定为盐碱地引起的原发性PH过高,可在第一天下午使用有机酸,第二天使用乳酸菌泼洒,定向增殖乳酸菌,利用其代谢产物乳酸降低池塘PH。
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是“见证治病”。其实最重要的是前期预防,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早用安全性高的中草药制剂、微生物菌剂预防。
中草药制剂是由黄连、金银花、黄芩、黄芪、板蓝根、鱼腥草等二十多味中药材,通过传统工艺螯合发酵而成。安全性高,传导性好,与作物亲和,在苗期、展叶期用药,可提前杀灭病原菌,修复伤口,让叶片提前成熟、增加叶绿素含量,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达到早预防、早丰产的效果。
在各种病害的高发期,通过提高用药浓度、适当增加用药次数,仍可达到重治快治的效果,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例如番茄青枯病,发病时伴随着维管束传输功能受损,上病后传染迅速,依靠化学药剂,只能短期杀死病菌,不能修复受伤的组织,治标不治本。而选用中草药制剂,高浓度的上喷下灌,立体化用药,植株叶片、茎杆、根系吸收药液后,在植株体内上下传导,可快速杀菌,修复受伤的维管束组织,恢复维管束的传输功能,让植株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草药成分多样化、作用机理多样化,含有如氨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纤维素、木质素、多硫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对不同病原菌导致的不同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有一药多效的效果。例如草莓根腐病、枯萎病这些土传病害,发病重时,根系、地上部都有病症,此时先用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100-200倍+大蒜油1000倍喷雾加灌根,第二次可用青枯立克100-200倍配合地力旺微生物菌剂喷雾、灌根,杀菌的同时调土,土好了,草莓自然健壮,抗逆性增强,常见的炭疽病、白粉病、蛇眼病、灰霉病等病害发生的几率也少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达到防病治病、营养复壮、提质增效的效果。
期货日报5月9日报道: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化解价格波动风险A期市助力种植结构调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硬仗。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取消之后,市场价格大幅下跌。新粮上市后,玉米的物流贸易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东北玉米北粮南运活跃度不断提高。另外,国内玉米价格大跌之后,进口谷物(高粱、大麦、玉米)的替代较2015年大幅减少,国产玉米价格优势明显,甚至比进口玉米低50—80元/吨。在下游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开工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2016年国内玉米消费量有了很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