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0 13:39
蔬菜用药多了出现抗药性怎么办,这里有妙招
——傅春风
随着不断发展壮大,摩尔农庄对产业的巨大带动反哺作用也日益显现。据统计,企业目前运营的一、从摩尔农庄的成功,可以清晰地看出楚雄彝族自治州核桃产业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多年来,楚雄州坚持把核桃作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常抓不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实施核桃集约经营,推广优良品种,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升发展水平。各级技术人员常年深入基层举办各类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使核桃种植面积、产量、质量、效益不断提升,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
番茄、草莓、黄瓜是目前设施栽培的主要作物。在设施番茄上,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枯萎病、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在番茄上较为普遍发生,尤其是青枯病,发病迅速,蔓延快,在番茄生产上危害重,严重的导致整个设施内植株成片死亡,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在设施草莓上,草莓危害严重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其中危害严重的是根腐病、炭疽病,导致草莓死棵。在设施黄瓜上,角斑病、靶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往往发生严重。
植物病害,尤其是是疑难病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根本上寻找发病原因,幻想找到什么特效药,种植户们在治疗这些病害时主要依赖传统的化学防治,有时候病情严重了四五种化学药一起用,频繁而不合理的喷洒高浓度化学农药,期望用猛药来控制住病情,但是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会产生药害,引起农药残留超标,而且长期用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反而使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被破坏,结果越治越糟糕,效果甚差。那选择什么样的药剂比较好呢?
未来国内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营养的面粉产品、主食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高。在市场需求推动以及政策引导下,国内麦面产业链各个环节仍将继续整合,产业链主体将进一步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产业链整合中破陈出新,经营主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粉加工企业应洞悉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从盲目扩大规模、恶性竞争的经营模式逐渐转到抓质量、重研发、上档次、重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上来。近两年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格局低迷、内外价差倒挂等因素制约,国内麦面产业链各环节经营主体生存艰难。
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是“见证治病”。其实最重要的是前期预防,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早用安全性高的中草药制剂、微生物菌剂预防。
中草药制剂是由黄连、金银花、黄芩、黄芪、板蓝根、鱼腥草等二十多味中药材,通过传统工艺螯合发酵而成。安全性高,传导性好,与作物亲和,在苗期、展叶期用药,可提前杀灭病原菌,修复伤口,让叶片提前成熟、增加叶绿素含量,及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达到早预防、早丰产的效果。
在各种病害的高发期,通过提高用药浓度、适当增加用药次数,仍可达到重治快治的效果,而且不会产生抗药性。例如番茄青枯病,发病时伴随着维管束传输功能受损,上病后传染迅速,依靠化学药剂,只能短期杀死病菌,不能修复受伤的组织,治标不治本。而选用中草药制剂,高浓度的上喷下灌,立体化用药,植株叶片、茎杆、根系吸收药液后,在植株体内上下传导,可快速杀菌,修复受伤的维管束组织,恢复维管束的传输功能,让植株逐渐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草药成分多样化、作用机理多样化,含有如氨基酸类、多糖类、黄酮类、纤维素、木质素、多硫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对不同病原菌导致的不同病害,均有防治作用,有一药多效的效果。例如草莓根腐病、枯萎病这些土传病害,发病重时,根系、地上部都有病症,此时先用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100-200倍+大蒜油1000倍喷雾加灌根,第二次可用青枯立克100-200倍配合地力旺微生物菌剂喷雾、灌根,杀菌的同时调土,土好了,草莓自然健壮,抗逆性增强,常见的炭疽病、白粉病、蛇眼病、灰霉病等病害发生的几率也少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达到防病治病、营养复壮、提质增效的效果。
近期(4月24日-4月28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企稳上行。5月2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CFCI)供应情况:近期,尿素停产检修企业持续增加,企业开工率下跌至54%左右,市场供求暂时呈现出均衡态势。磷酸二铵国内市场需求冷清,无单企业陆续按计划检修,开工率进一步下跌。钾肥市场方面,国产钾和港口钾库存量充足,边贸钾在前期低价销售后库存有所减少。复合肥货源有所下沉,企业新单交投有所好转,开工率有所回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