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9 10:37
主要危害果实还有枝条。
自17年1月以来,全国菜籽到港量维持同比增长态势。截至3月份,2017年全国菜籽累计到港量接近150万吨,高于过去历年来同期累计水平。预计进入4-6月份后我国菜籽累计到港量同比将会继续增长将近30万吨。2017年国内超高的菜籽到港归结于2016年年末国内菜籽压榨利润的不断好转,当时菜籽压榨利润在200元/吨以上的水平不断刺激进口商积极的采购。进入四月份后,油厂开机率较前期大幅提升,目前单周压榨量小幅上升至12万吨,预计2季度到港菜籽量以及开机率的提升仍然暗示近期菜油供应端的充沛。
果实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的小圆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色泽加深,并且软腐下陷。病斑表面颜色深浅交错,具明显的同心轮纹。在病斑处表皮下,形成无数小粒点,略隆起,初褐色,后变黑色。有时它们排成同心轮纹状。在温暖潮湿情况下,它们突破表皮,涌出一层粉红色的粘质物。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病部烂入果肉直到果心,使果肉变褐,有苦味。果肉腐烂的形状常呈圆锥形。发病严重时,果实大部分或整个腐烂,引起落果或者在枝条上干缩成僵果。枝条起初出现圆形深褐色小斑,以后发展成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中部干缩凹陷,病部皮层与内部组织逐渐枯死而呈深褐色。
另外,当局还提前掌握了出口荔枝质量安全的相关情况,加强风险监控,在荔枝采摘前到果园进行抽样送检,检测合格后报检采摘加工。针对荔枝保鲜期短、不易储运,该局还实行“全天候无节假日”预约服务,即时抽样即时送检,检测合格后即时放行,为荔枝快速出口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儋州荔枝也不逊色,成熟速度比去年还来得快。据儋州市兰洋镇惠丰荔枝园负责人梁南辉表示,今年儋州风调雨顺,荔枝长势好、产量也高,上市时间比去年整整提前了10天。
病原无性世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 Sacc.
发病特点 害的发生和流行与雨水有密切关系,4-5月份多阴雨的年份,侵染早;6-7月阴雨连绵,发病重。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树势弱、日灼严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和通风透光不良的梨树病重。病菌以菌丝体在僵果或病枝上越冬。
植保要领
1、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
2、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3、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4、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梨炭疽病也称苦腐病,在我国大部分梨产区均有发生。发病后引起果实腐烂和早落,对产量影响很大。除为害果实外,还为害枝条。
(1)清园消毒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干枯枝及僵果,铲除病源。梨树萌芽前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
(2)药剂防治 北方发病严重的地区,从5月下旬或6月初开始,每15天喷一次药,直到采收前20天为止,连喷4~5次。雨水多的年份,适当增加喷施次数。药剂可用1∶2∶240倍波尔多液、70%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
(3)果实套袋 套袋后可减轻为害,但套袋前要喷好杀菌剂。
1、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
2、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3、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4、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相关领域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覆盖蔗茎综合脱毒、病原检测、增殖快繁、田间扩繁及配套栽培技术等环节,建立了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生产技术体系和甘蔗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培育出了健康的甘蔗种苗,在生产应用上表现较好。甘蔗良种繁育方法“现代农业最核心的技术就是种子技术”。甘蔗良种繁育较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落后。在水稻杂交技术产生以前,常规水稻种植即是收获时留一部分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