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此钱“宁”字心外点长且无回笔,类铁母宁;其次,“通”头呈三角状,有称“三角通”者;还有“崇”字示部“小”中间竖勾细且向右斜。具以上特征的大字版“崇宁通宝”诸谱未见。
《崇宁通宝分类图谱》第126页249号是一枚标“铁母宁”的“崇宁通宝”,但不是大字版,只有第50页099号、100号两枚标“珍”的钱才是约定俗成的大宇版“崇宁通宝”。然铁母宁大字者仅见此一枚钱径32.2毫米,穿径8.5毫米,厚3毫米,重14.4克。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之所以谓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寄廓接缘。“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斜丁“宁”;高走“通”等,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同。除钱径略小外,轮廓宽窄、穿孔大小亦基本一致。
笔者认为在宋徽宗一朝,大观西库成为内廷专门储藏钱币之所。在东北金代窖藏钱币中许多出谱钱币,特别是大钱,尤其崇、观年代的出谱大钱,应该是金军从大观西库中被当作金石奇异之物,作为战利品而掠走的。
笔者近收集的一枚篆书“崇宁通宝”背当十就是这样的战利品:
汉修(上海)文化艺术馆近几年对崇宁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崇宁通宝大字------------------价格:RMB1,990,000----日期:2016-11-07
北宋“崇宁通宝”铁母一枚------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7-11-13
“崇宁通宝”铁母--------------价格:RMB1,510,000----日期:2016-05-14
崇宁通宝铁母------------------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6-09-07
北宋“崇宁通宝”铁母一枚------价格:RMB3,440,000----日期:2016-02-08
近几年崇宁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北宋崇宁通宝特大型钱直径------价格:RMB1,740,000----日期:2016-01-18
崇宁通宝·铁母正样------------价格:RMB1,550,000----日期:2016-04-27
北宋“崇宁通宝”母钱一枚------价格:RMB2,610,000----日期:2016-12-14
崇宁通宝铁母------------------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7-11-19
北宋“崇宁通宝”铁母一枚------价格:RMB2,510,000----日期:2017-07-25
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0年)始铸,年号钱。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宋徽宗贵为一国君王,治国虽无方,但他在书法上却独辟蹊径,自创“瘦金书”,为一代书法宗主.并将此书体文字铸于钱上."崇宁通宝"及是活例.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之所以谓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寄廓接缘。“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斜丁“宁”;高走“通”等,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同。除钱径略小外,轮廓宽窄、穿孔大小亦基本一致。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氧化铜因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
的发掘品钱币表面锈色深深渍入钱币里面,因为其分子结构稳定、紧密,所以真锈很不容易擦掉。而锈色则不然,伪锈多在钱币表面,称作“浮锈”或“粉状锈”,比较轻浮,容易脱落,往往经碱水一煮,做上的假锈便不堪一击。发掘品伪锈作法有两种:(1)将伪品钱币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锈色;(2)将伪品放入盐卤砂(氯化氨)、锡绿(硫酸铜)、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铜腐蚀成旧色,然后用胶水往钱币上面粘锈。
或当时铸量极少,故传世皆成孤品。为此钱包桨熟旧,微露银色。对如此珍贵的佳钱不能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其金属成分,如确属银质,则也有宫钱的可能。宋代宫中用金、银钱的记载尚多,据宋粥密《武林旧事》卷八宫中诞育仪例略记:“宫中凡阁分有娠,将及七月......于内藏库取赐......银钱三贯。”同书皇后归谒家庙条又记:皇后散付本府亲属、使臣银钱等物。清代李竹朋《古泉汇》中有银政和通宝的记载,传世又有银质宣和元宝及通宝平钱。这类银钱均属宫中节庆赏赐所用。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的、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
、听声音
崇宁通宝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大概来说,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是清脆、响亮。如果我们把先秦时期的钱币掷在地上,传来清脆声,则此钱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钱币掷地为哑音,则也必将怀疑。
、了解铸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