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8年收购元德通宝的地方

时间:2018-02-08 01:29

  在古钱专场中,西夏元德通宝旋读是本场重头,终以53.76万元的高价被一位藏家收入囊中。这枚元德通宝旋读大样钱是著名的海内孤品,堪称中国古钱中的大珍品,从未见任何记载,极为珍罕。此钱为典型的西北坑口,品相上乘,钱体锈色无多,字口间杂以斑点绿锈,硬度有加;包浆甚好,润而色古;钱文疏密有致,拙中见巧,粗旷大气;其形制大字大样,肉厚质重,铜色近水红,制作规范,极为精美,有初铸试样的可能。

  西夏的手工业以毛布纺织品富特色,氆氇、毛毡、毛毯成为外销名品;造纸、印刷、酿造也具有相当水准;采矿、冶铁、陶瓷、金银器等多由官府作坊生产,所制兵器享有盛誉;盐业也十分发达,盐州(今陕西定边)所产青白盐畅销关陇等地,是西夏外贸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商业贸易除西夏兴庆府、西凉府(今甘肃武威)、西平府为主要内销集散地外,主要是同宋设立榷场和在沿边开放“和市”,宋境内以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和高平寨(今宁夏固原西北)两大榷场规模为,双方特设贸易机构,互通有无。当时榷场贸易是西夏大宗税收构成的重要途径。在流通方面,由于西夏境内因缺乏铜矿资源,主要还是行用宋钱及少数辽钱;景宗元昊称帝改元后,采纳谋臣张元“联辽制宋”建议,对宋用兵。宋、夏经过持续几年的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定川砦(今宁夏固原西北)战役后,于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年)五月,双方达成罢战和议,宋每年“岁赐”银、绢、茶折铜钱25万余贯,允许恢复榷场。

  汉修(上海)文化艺术馆近几年对元德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德通宝------------------------价格:RMB1,170,000----日期:2016-03-18

  西夏德通宝旋读直径24--------价格:RMB3,160,000----日期:2016-07-20

  德通宝------------------------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6-12-18

  西夏汉文德通宝------------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6-01-13

  德通宝------------------------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7-05-11

  近几年元德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西夏德通宝隶书------------价格:RMB2,490,000----日期:2016-05-08

  “德通宝”铜币----------------价格:RMB1,270,000----日期:2017-09-21

  西夏“德通宝”----------------价格:RMB1,360,000----日期:2016-09-04

  西夏德通宝隶书------------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6-12-15

  德通宝一枚--------------------价格:RMB2,860,000----日期:2017-04-11

  从报道资料上看,西夏华文钱似以惠宗李秉常所铸的“大安通宝”钱为早,该钱于1981年在内蒙古林西县三道营子窖藏钱中首次发现,曾引起钱币界关注。凭证实物剖析研究,多以为这枚大安钱是参照唐开元或北宋太平钱改范所为;其钱文为真、隶两种书体,背穿上隐见月纹,且形制与西夏铸钱风范有所不类。因该钱时为孤品,故一时无法定论,不置能否。听说因由可能在于清人孟麟《泉布统志》所载,书中有一枚传世品,被列为西夏铸钱;由于此书谬误太多,后人多不信其真。

  能突出表现崇宗重视汉文化特色的就是在铸币方面,从元德年间(1119~1126年)开始,一改过去只铸西夏文钱的状况,出现了用汉文铸造的“元德通宝”、“元德重宝”钱,这是西夏自铸币以来次正式铸行的汉文流通,也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真实反映。元德初年,宋、金订立盟约,联合灭辽;崇宗虽说为救辽费尽心机,然于事无补,后崇宗审时度势,附金称臣;金视为藩国,把原属辽的西北地带及阴山以南大片土地割让给西夏。国力的陡然增强,使崇宗踌躇满志,趁机攻占宋境西北地区;辽、宋相继亡后,西夏又得到了陕西北部和湟水流域大片土地。

  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五十两银锭为目前拍卖市场上仅见的带有年号的明代银作局银锭。银作局是明代专为宫廷制造金银器饰的作坊。目前已知存世的银作局银锭仅四件,其中两件不带年号,中国嘉德2004年秋拍曾拍卖过其中一件,另一件藏于博物馆;此次上拍的拍品为另两件带有年号的银锭之一,上刻铭文“银作局永乐陆年十一月内销铸花银五十两重作头顾阿福匠人仇士平陆字一千陆百七十号”,铭文详细,制作规范,保存完好,白光闪闪,品相极佳,弥珍贵。

  从文献资料上看,西夏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贸易是社会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西、河外诸州及黄河东岸的西平府(今宁夏灵武)一带。这些地方大多土地肥沃,并有水利之便;“地饶五谷,尤宜稻麦”。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以汉人为主,对西夏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并专门设立“群牧司”进行管理。横山以北和河西走廊一带是当时好的牧场,水草丰美;从事畜牧业的多为党项、吐蕃、回鹘人,畜牧产品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报道资料上看,西夏汉文钱似以惠宗李秉常所铸的“大安通宝”钱为早,该钱于1981年在内蒙古林西县三道营子窖藏钱中首次发现,曾引起钱币界关注。根据实物分析研究,多认为这枚大安钱是参照唐开元或北宋太平钱改范所为;其钱文为真、隶两种书体,背穿上隐见月纹,且形制与西夏铸钱风范有所不类。因该钱时为孤品,故一时无法定论,不置可否。据说起因可能在于清人孟麟《泉布统志》所载,书中有一枚传世品,被列为西夏铸钱;由于此书谬误太多,后人多不信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