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历通宝是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的钱币,钱文粗糙,现存世仅有数枚。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辽代应历通宝,直径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应历通宝系辽穆宗耶律縖应历年间(951-968年)所铸。“应历通宝”四字楷、隶相杂,文字朴茂,单点通,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辙,明显见辽钱风韵。此钱多出自辽东地区,今所见五枚“应历通宝”钱拓本,面文大小各异,说明并非出自同一板式。此种辽钱十分罕见,诚如戴志强先生所言;“应历通宝、宝宁通宝也都是大珍之品,存世者寥若辰星,无需赘言。”
汉修(上海)文化艺术馆近几年对应历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应历通宝----------------------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6-01-12
应历通宝铜钱------------------价格:RMB3,510,000----日期:2017-04-07
辽·应历通宝背龙花钱----------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6-08-28
辽应历通宝铜钱----------------价格:RMB3,360,000----日期:2017-07-22
“应历通宝”铜币--------------价格:RMB1,790,000----日期:2017-09-24
近几年应历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应历通宝----------------------价格:RMB2,620,000----日期:2017-02-09
应历通宝----------------------价格:RMB2,240,000----日期:2017-03-02
“应历通宝”------------------价格:RMB1,770,000----日期:2017-10-01
应历通宝----------------------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7-06-15
辽代“应历通宝”----------价格:RMB2,370,000----日期:2016-12-14
契丹辽代继承了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所铸钱币保持了中原的铸造方法、形制特徽(方孔圆钱)和以纯文字为钱文标志等根本品性,而且行用钱采用唐代“宝钱制”,同时柔和契丹民族传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辽代钱币。
辽所铸年号钱中,早的是太祖时的天赞通宝,隶书;太宗时有天显通宝;穆宗有应历通宝,以后还有保宁、统和通宝。这些钱流传极少。比较多见的是兴宗的重熙通宝,道宗的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和元宝,还有大康通宝大安元宝、寿昌元宝、乾统元宝、天庆元宝。辽钱币全是用的汉文。辽钱的制作都不精,钱背常常划范,文字也不好,甚至一个钱上有两种字体。辽钱珍贵一些要算天显、天禄、应历、保宁、统和等。目前辽币统和已有伪品。
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兴建的国家。公元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称帝,建立国家,国号契丹,后改为辽。建国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渐渐进入经济发展阶段,辽地域主要的流通是宋钱和前朝遗存的旧钱。后辽统治者决定铸年号钱,其重要的原因,不是为了流通,而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完全出于与外部抗争的策略。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决定了在辽钱的设计制作上,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便是钱币学家所说的辽钱独具的神韵。
应历通宝是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的钱币,钱文粗糙,现存世仅有数枚。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辽代应历通宝,直径23.5mm,位列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珍罕,美品。
辽所铸年号钱中,早的是太祖时的天赞通宝,太宗时铸有天显通宝,穆宗时铸有应历通宝,以后还有保宁、统和通宝,这些钱流传极少,比较多见的是兴宗的重熙通宝,道宗的清宁通宝、咸雍通宝、大康通宝和元宝等。辽钱币钱文几乎用的都是汉文,钱文上常有两种字体,其文字和书法有它自己的个性,它反映了质朴、豪放的丰采,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情操,辽统治者选定该种书体作为钱文,是有意之作。辽钱制作不精,钱背常常划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