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8年崇宁通宝收购信息

时间:2018-01-26 04:09

  北宋的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大钱铸量极多,但通宝平钱较少见,而崇宁元宝更是寥若晨星。瘦金书的崇宁元宝平钱基本上都是伪品,系取通宝平钱改范铸成。折二型的隶书崇宁元宝有铜、铁两种,铜品者应属铁母性质,至今仅发现数枚而已,既是鉄钱亦不多见。解放前,西安发现一枚篆书平钱崇宁元宝,重3.75克,为天津髙善谦所得。又一枚崇宁元宝平钱为孙仲汇所得。此枚崇宁元宝平钱重3.5克,楷书钱文秀美绝伦,与篆书恰成对品。或当时铸量极少,故传世皆成孤品。

  笔者认为在宋徽宗一朝,大观西库成为内廷专门储藏钱币之所。在东北金代窖藏钱币中许多出谱钱币,特别是大钱,尤其崇、观年代的出谱大钱,应该是金军从大观西库中被当作金石奇异之物,作为战利品而掠走的。

  笔者近收集的一枚篆书“崇宁通宝”背当十就是这样的战利品:

  汉修(上海)文化艺术馆近几年对崇宁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北宋“崇宁通宝”铁母一枚------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7-09-13

  崇宁通宝大字------------------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6-12-07

  崇宁通宝铁母一枚--------------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7-06-02

  北宋·崇宁通宝一对银质、------价格:RMB1,540,000----日期:2016-01-27

  崇宁通宝大字------------------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7-03-05

  近几年崇宁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北宋“崇宁通宝”铁母----------价格:RMB2,730,000----日期:2017-03-15

  崇宁通宝大字------------------价格:RMB3,960,000----日期:2017-01-23

  “崇宁通宝”大系--------------价格:RMB3,960,000----日期:2016-06-14

  “崇宁通宝”大系--------------价格:RMB3,980,000----日期:2017-12-20

  北宋“崇宁通宝”铁母一枚------价格:RMB2,630,000----日期:2017-02-04

  鉴定一枚钱币书体对不对,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当时的特点;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种的特点。如:“益化”圜钱虽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时有齐文字的特征,不同于同时期其它各国之圜钱文字;发现有东周、西周的圜钱,若其钱文是小篆书写,显然是伪品无疑;秦半两在古钱中颇负盛名,其钱体厚重,铜质精良,钱文隆起而雄伟,半两的“两”字中“人”字高耸,如发现钱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伪品;如见到清代宝源或宝泉局钱币中的满文书写有错误,则应考虑到宝泉、宝源二局是清代的、正规的铸钱局,满文的书写绝不会出现错误,则所见之钱币必属伪品。

  此钱,与中国古代的方孔圆钱不同,为正八边形钱币,类似厌胜钱,同时的钱币中有相同制式,但背面为“八卦“形状,出背文不同外,大小、郭厚基本相同。此为投壶游戏图,宋代花蕊夫人的《宫词》写道:“摴蒱冷澹学投壶,箭倚腰身约画图。尽对君王称妙手,一人来射一人输。”

  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始铸,年号钱。有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崇宁通宝当十型,钱文为徽宗亲书,所以又其为御书钱。该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宋徽宗更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钱体厚重,青铜质,锈色古旧,开门的老生坑。之所以谓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钱文四字饱满,寄廓接缘。“宝、宁”二字冠点长且向左倾;长点“崇”;斜丁“宁”;高走“通”等,与被公认的各谱均载的大字“崇宁通宝”同。除钱径略小外,轮廓宽窄、穿孔大小亦基本一致。

  我国古代铸币的铸造,大概经过了子范(土、石,铜)、母范(砖、铜)、翻砂等几个发展阶段。无论是还是伪品的各种铸造方法,都会在钱币上留下相应的痕迹。这些痕迹就是我们今天鉴定钱币真伪的一个有力依据。

  、闻气味

  此种方法是古钱鉴定中简单的一种。因为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性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26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山西绛州州署遗址考古发掘成果丰硕。历经两年多的细致发掘,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发掘出从唐代至明清5个时期的建筑遗存,了12000余枚北宋铁制钱币,以及青花釉里红小荷蜻蜓鸡纹杯等不同时期的大量生活用器。

  绛州州署遗址位于山西省新绛县城西一处高崖之上,现存一座具有元代风格的州署大堂和明清时期修建的二堂建筑。其中,州署大堂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起,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开展了首次发掘,发掘总面积达6300平方米,分两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