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19 04:54
古钱币指古代。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原始的金属。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中国钱币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中国之。
我国古代钱币可谓种类繁多,样式丰富,从商代的贝币,战国的刀、布币,到秦代的方孔圆钱,清末的机制币,其文化历史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吸引了不好投资爱好者。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古钱币专业会主任叶晖表示,近年来,古钱币的是长期基本是一路飙升,“十年前几毛钱一枚的古钱币,现今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并且仍处于走高的趋势。”
古钱币具有很大的收藏投资空间,但并非所有的钱币都是越来越值钱,决定一枚古钱币收藏价值的,主要的还是存世量,再根据技术工艺以及币材的质地、品相等条件来进行综合评价。
北宋“宣和通宝”几块钱便能入手,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战国“明刀”也才在百元左右。而一些“年轻”的如辛亥后袁世凯发行的光洋即“袁大头”,有数千元一枚的纪录;太平天国时期的“天国通宝”,价格甚至破万。
三孔布是古钱币中的著名珍品。在北京诚轩2012年秋季拍卖会钱币专场中,一枚战国时期铭文“下邲阳”背“十七·两”的三孔布,特别耀眼。此枚三孔布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金石学家张廷济旧藏,丁福保编著、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第323号拓片原物。起拍价65万元,经过多轮交替竞争,成交价达368万元,刷新中国古钱币拍卖价格的高记录。
其中,五枚元代“‘古玩通宝’折二钱”是元代古玩年间发行铸造的,是中国历史上较少带有“八思巴文”(背有蒙汉文纪年、纪值)的流通有年份文字记载的。面文端庄华美,背文纪年的文字风格粗犷、遒劲,非常罕见。《中国古钱大集(丙集)》介绍,元代“‘古玩通宝’折二钱”的钱文可能为元代书法家周伯琦所书。
为什么一些距今千年的钱币并不值钱?原因主要在于——“物以稀为贵”。存世量是影响古钱币收藏价值的主要因素。以太平天国时期为例,由于时期较短,刚试铸了一些样币,即被下一时期的所取代,这类古钱自然“量少为王”,价值较高。而一些较强盛的王朝使用同一品种的时间较长、用量巨大、存世量多,自然会影响到升值潜力。
在原始社会末期早出现的是实物。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早实物。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财富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