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昭武通宝收购什么地方买家多

时间:2018-01-17 04:29

  “昭武通宝”背“一分”篆书大钱铸工精湛,为同时期南明铜钱制式,此处的“一分”是对银作价权银的计价单位,非今天意义上的一分币。此枚“一分”古钱品相绝好,钱径3.6厘米,穿径0.9厘米、地张平整,铜质精良,窄缘薄肉、书文精妙、文字深峻,堪比雕刻佳品。

  此谶语随“昭武通宝”钱流出,就为百姓所接受,反映了当时的人心向背。清军剿灭吴三桂后,曾下令清剿销毁吴三桂的“昭武通宝”等钱币。

  汉修(上海)文化艺术馆近几年对昭武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初吴三桂铸“昭武通宝”篆----价格:RMB3,160,000----日期:2016-08-27

  明末“永昌通宝”折五钱一枚----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6-03-03

  清“昭武通宝”背“壹分”------价格:RMB1,380,000----日期:2016-02-26

  清“昭武通宝”背“壹分”------价格:RMB1,790,000----日期:2017-01-07

  三藩昭武通宝篆书背穿上----价格:RMB3,440,000----日期:2016-04-03

  近几年昭武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南宋至明代古钱一组二十七枚----价格:RMB3,730,000----日期:2017-09-22

  清清初昭武通宝篆书二枚----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6-09-27

  三藩昭武通宝篆书背穿上----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5-07

  南宋至明代古钱一组二十七枚----价格:RMB2,950,000----日期:2017-08-26

  南宋至明代古钱一组二十七枚----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7-03-12

  但到康熙年间,藩势渐大,清廷不安,便行撤藩之计。吴三桂见势不妙,假求隐退,以观清廷态度。康熙帝准其隐退,派人前往接管。吴三桂乘机起事,先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后在今湖南衡阳自立国号大周,建元昭武,自称昭武帝,并铸“昭武通宝”钱、“利用通宝”钱,两钱并行,在吴三桂势力所及的湖南、云南等部分地区流通。昭武通宝有钱多种,我藏的“壹分”是昭武钱中的近似当十大钱,当时折银一分行用。不久,“大周”被清军所灭。清严禁吴铸的昭武通宝钱流通,下令一律收缴后悉行销毁,因而绝大多数钱被付之一炬。后至今又经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幸存者少,尤其是这种昭武横壹分更少。

  本人藏“昭武通宝”一枚,直径3.5厘米,孔径0.8厘米、重10克。正面为上下左右对读式篆书“昭武通宝”四字,背面在孔的右左铸篆书体“壹分”。此钱铜质光纯,文字秀俊,制作精美,甚为可爱。据史载,该钱是在公元1673年至1678年间由吴三桂所铸。

  昭武通宝有钱多种,我藏的“壹分”是昭武钱中的近似当十大钱,当时折银一分行用。不久,“大周”被清军所灭。清严禁吴铸的昭武通宝钱流通,下令一律收缴后悉行销毁,因而绝大多数钱被付之一炬。后至今又经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幸存者少,尤其是这种昭武横壹分更少。

  “昭武通宝”钱虽然流通地域较小,流通时间很短,但可以证明吴三桂其人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对历史走向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个人物。他先护明、抗清,后叛明、拥清及着力农民起义军,再叛清、复明,后自立称帝。“昭武通宝”钱就是反映吴三桂一生翻来覆去历史的重要证物之一。由此看来,前辈收藏的“昭武通宝”钱具有一定价值。(

  康熙十二年(1673),清廷为改善财政窘迫,诏令削藩,吴三桂不甘心自己的多年苦心经营旁落,就联合广东尚可喜、福建耿精忠三藩举兵作乱。为应付庞大的军事支出,吴三桂利用滇铜矿资源优势自铸铜钱流通,铜钱初名称为“利用通宝”。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今衡阳)建立大周国,自立为帝,年号“昭武”,以年号为币名铸“昭武通宝”铜钱,分“”和背“一分”大钱两种。“昭武通宝”钱铸期虽一年不到,至今存世却不少,但篆书版“”钱和篆书版背“一分”大钱却非常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