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国内的中华龙玺收购公司

时间:2018-01-16 16:51

  玉玺是御玺的俗称,正确、专业的称谓:宝玺。明代正式宝玺亦为玉制,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即记载:“至嘉靖四十五年之冬,则世宗已不豫久矣,乃下诏曰:先朝甲戌遇灾,御宝凡六,其五已遭毁。命所司觅美玉补造。”可见御宝仍为玉制,惜未能流传至今。然成化、嘉靖时,确实用白石等制作一批印玺,多属闲章,部分印文的文字与御宝一样,现藏故宫。[1]明朝有二十四宝玺,其中皇帝奉天之宝为唐宋之传玺(《明史》卷七十四;《明会要》卷二十四;《明官史·木集》);清朝的宝玺用料更繁多,除玉外,还有栴檀香木、檀香木质、金质、水晶、玛瑙、骨质等等。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向全球揭晓,看过电视直播的人亲眼目睹了一枚玉质印玺印出会徽全过程。此枚印玺就是“奥运徽宝”,北京奥运珍贵的文物,真正的“国宝”。有国际收藏家开出5亿元天价收购徽宝原印,“国宝”文物出再多的钱都不可撼动!可喜的是为了满收藏者心愿,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专家一致呼吁:打造“奥运徽宝珍藏版”,可审批难如登天,是所有奥运藏品中审核时间长的,达到了500天,程序非常复杂,要求极为严格,把关慎之又慎,后决定以碧玉打造【奥运龙玺】中国印,全球仅绝版限量发行2008方。

  特许产品《中华龙玺壬辰之宝》随会揭开神秘面纱。它是由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亲自题签,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著名书画家徐寒教授撰写并手书铭文,电视台《鉴宝》栏目首席专家、鉴宝大师蔡国声先生亲自设计并篆刻“壬辰之宝”玺印,《中华龙玺壬辰之宝》由中国文化研究会发展研究中心监制、经国家质量监督局颁发质检证书,中华玉文化博物馆荣誉收藏。和田玉《中华玉玺·壬辰之宝》代表了当代和田玉合璧制作艺术的高水准,堪称中国和田玉龙玺制作工艺的垂范之作,将成为龙年艺术品收藏的经典。

  由中国文化研究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2012中华龙文化年组委会承办,北京中国书画研究会、北京盛世宣和等共同协办的“中华龙文化高峰论坛”日前在京隆重举办,由“2012中华龙文化年组委会”批准的特许产品《中华龙玺壬辰之宝》也同时首发,与会学者北京大学首任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等多位专家亲临论坛现场。

  清朝二十五方御用宝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满文“皇帝之宝”、栴檀香木“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钤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

  龙玺通高8cm,寓意北京奥运会将在2008年8月8日盛大召开。龙玺印钮边长5.6cm,代表56个民族心系奥运。印面边长6×6cm,取中国六六大顺的吉祥数字,寓意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圆满成功。龙玺绶带长29cm,代表第29届奥运会。绶带分别用奥运五色丝带,象征奥运五环。宝盝通高200.8mm,寓意2008北京奥运会。宝盝四周雕刻天坛、长城、世纪坛、鸟巢等标志性图案。

  不同时代,对玺、印、章的使用范围不一。根据《通典》所载:“又三代之制,人臣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所好也。……秦以印称玺,以玉,不通臣下……齐,……并依秦汉之制。皇太子诸王金玺,皆龟钮。公侯五等金章……光禄大夫、卿……四品五品将军,皆银章。尚书令、仆射……诸州刺史,皆铜印。”可见,“玺”是帝后以及诸侯王所用,臣下则根据实际地位称“章”、称“印”。传说武则天忌“玺”谐音“死”而改为“宝”,自此至清代帝后及诸王印章皆称“宝”,如明代“潞王之宝”,清代“和硕怡亲王宝”。(按:清代郡王印章仅称“印”,如“多罗定郡王印”)。[2]佩玺是有规矩的,不然,是会掉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