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清铜币”一度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动辄上百万的天价。
大清铜币版式繁多,尤以当十者为。多位清帝在位时发行过铜币来作为流通货币,铜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使交易逐渐便利起来。而如今,大清铜币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对大清铜币爱不释手,而收集多种多样的铜币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汉修(上海)文化艺术馆近几年对光绪通宝楷书折二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代宝泉局“光绪通宝”----价格:RMB3,310,000----日期:2016-02-23
清代宝泉局“光绪通宝”----价格:RMB2,530,000----日期:2017-06-09
光绪通宝铜币一文方孔机制黄----价格:RMB2,890,000----日期:2016-09-18
清代宝源局光绪通宝大型镇库----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6-02-14
清“光绪通宝”背“宝泉”小----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7-02-22
近几年光绪通宝楷书折二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代宝泉局“光绪通宝”----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7-08-14
清代宝泉局“光绪通宝”----价格:RMB2,330,000----日期:2016-11-10
清代宝泉局“光绪通宝”----价格:RMB1,480,000----日期:2016-04-02
光绪通宝铜币一文方孔机制黄----价格:RMB1,520,000----日期:2016-02-09
清代宝泉局“光绪通宝”----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6-09-27
笔者到农村收集古钱币,在一个村庄的一户人家,收集到一枚在古钱币市场上很难见到的光绪重宝福寿连钱(见图),品相一流,黑漆古包浆,保存完好。
光绪重宝是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在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所铸的当五、当十钱。形制较钱工整,面文为清秀楷书,直读,背穿左右为满文宝局名,上、下为汉文“当五”或“当十”二字。传世以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造的较为常见,旧谱所列的各省局铸造的18品,恐系补铸,今不多见。
中国的古钱品类庞杂,数量众多,文献资料常有阙佚。以前总认为光绪年间甘肃省未曾铸钱,因史籍、钱谱上均无宝巩局光绪钱的片言只语,更不用说拓图了。然而近年民间却发现了一枚宝巩局光绪重宝当十大钱(见图),刚一见面,即有石破天惊之感,它不仅改写了光绪间甘肃省铸钱的历史,而且钱径之大竟达到5厘米,堪称历代当十钱之首了。
绪重宝
此钱的制作不精,字口内有流铜,肉质洞穿,表面有自然流通磨损痕迹,确属当年的正用品。其面文酷如咸丰宝巩当五十,背文则和宝广相似,因为满文是一种拼音,音近的字也相近。清末内乱外祸不绝,财政陷入困境,铸钱每况愈下。《清史稿·食货志》载:“同治初铸钱,所资惟商铜废铜,当十钱减从三钱二分,光绪九年复减为二钱六分。”而此枚光绪当十钱重达二十余克,不减反增,如此的费工费料,不切实际,可谓,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旧法铸钱行将消亡时的强音。因为光绪年间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十字路口,广东等沿海地区已改用新的机制方孔钱与机制当十铜元,而内地还坚持着传统的翻砂铸钱法,但毕竟抵挡不住先进技术而寿终正寝。就像当年的西太后扼杀了戊戌,但仍阻挡不住历史的进步,于是搞洋务运动,废科举、兴学校、建铁路、办银行,却没有想到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也趁隙而入,敲响了大清王朝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