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09 07:46
三孔布是古钱币中的著名珍品。在上海诚轩2012年秋季拍卖会钱币专场中,一枚战国时期铭文“下邲阳”背“十七·两”的三孔布,特别耀眼。此枚三孔布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金石学家张廷济旧藏,丁福保编著、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第323号拓片原物。起拍价65万元,经过多轮交替竞争,成交价达368万元,刷新中国古钱币拍卖价格的高记录。
2013年11月24日,中国古玩举办2013秋季邮品钱币拍卖会。拍前备受关注的清代“‘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以218.5万元成交。这枚宝泉局“咸丰元宝”雕母铜质精黄,钱面文字雕工精湛、字口深峻,如斧削刀切,钱文舒畅,富有神韵,著录于马定祥《咸丰泉汇》第155页。并且,这枚宝泉局“咸丰元宝”雕母,未经流通,品相上乘,近年罕见。
为什么一些距今千年的钱币并不值钱?原因主要在于——“物以稀为贵”。存世量是影响古钱币收藏价值的主要因素。以太平天国时期为例,由于时期较短,刚试铸了一些样币,即被下一时期的货币所取代,这类古钱自然“量少为王”,价值较高。而一些较强盛的王朝使用同一品种的货币时间较长、用量巨大、存世量多,自然会影响到升值潜力。
笔者参加中国古玩2013秋季邮品钱币拍卖会,竞得一组五枚元代“‘古玩通宝’折二钱”(背纪年卯、辰、巳、午和纪值二)和一枚宋代大型“‘长命富贵’背犀牛望月花钱”(背水波纹地儿)。
古代铜钱极具收藏价值,但由于距今时间较长,数量有限,价格较高,而且仿造的较多,需要收藏者有很高的鉴别水平。古币中,宋代的铸币为精美;元朝因为主要流通纸币,铜钱数量较少,因而元铜钱价格较高;另外就是出现时间极短的“太平天国”钱,它是我国钱币收藏中珍贵的币种之一。
其中,五枚元代“‘古玩通宝’折二钱”是元代古玩年间发行铸造的,是中国历史上较少带有“八思巴文”(背有蒙汉文纪年、纪值)的流通有年份文字记载的货币。面文端庄华美,背文纪年的文字风格粗犷、遒劲,非常罕见。《中国古钱大集(丙集)》介绍,元代“‘古玩通宝’折二钱”的钱文可能为元代书法家周伯琦所书。
钱币的收藏价值,一方面在于它的艺术价值,主要的,我们通过它,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以及科技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因为钱币的发行是一种国家行为,在图案设计上,经过当时艺术家反复的揣摩和设计,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经济社会面貌。每一套钱币的发行,都反映着那个时代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