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书,即是俗话说的所谓的字,但不是一般人写的字,一般写字,只求正确无讹,在应用上不发生错误即可。倘若图书馆和博物馆把一般人写的字收藏起来,没有这个必要。图书馆和博物馆要保存的是字中的珍品。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写的真迹,在写字技巧上有很多创造或独具一格的,我们称之为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才有资格进入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国的书法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熔炼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今天图书馆和博物馆保存它,鉴别它,其目的是使来者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以期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平,创造出更新的艺术风格,尽快地在书法艺术园地里开放出更多更美好的花朵,焕发出它的绚丽的青春。
珍和立足香港、上海等最具经济及文化底蕴之地。香港作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经几百年洗涤、沉淀已经是国际放眼之地。
“吴门画派”简称“吴派”,一般认为始于沈周,成于文徵明,加上唐寅和仇英,是为“吴门四家”或称“明四家”。明代中期以后“吴派”逐渐取代宫廷绘画和“浙派”的地位,在社会上、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当中受到重现。
“清六家”中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的合称。他们之间有师友或亲属关系,在绘画风尚和艺术思想上受董其昌影响,绘画讲究笔墨技法,功力较深,又崇尚古人,不少作品趋于程式化,对清代山水画影响较深。
即弘仁(渐江)、髡残(石溪)、八大山人(朱耷)、石涛(原济)。皆明末遗民,他们深通禅学,寄情书画,各有独特造诣。八大山人和石涛系明宗室,后出家为僧,髡残号石溪,与石涛并称“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