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景致大都离不开梅、兰、竹、菊“四君子”,既能寄予抒怀之志,又能显现自我的品行情操,暗含着理想化的人生图景,优雅而惬意。郑燮多画兰、竹、石,也画松菊,其中尤以画竹为著名,真情率意,随心状物,以不屈姿态立于天地,和而不同。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50岁出任山东范县县令,后任潍县县令,因岁饥为民请赈,得罪上级,罢归,回扬州,以卖画为生。作为“扬州八怪”之一,郑燮的“怪”并不是标新立异,更多是体现在突破传统,不拘泥于法度,以内心感受作个性化的解读,以有法变无法,无法中创新法,探索新的审美情趣。
上海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郑燮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郑燮竹石兰蕙图立轴纸本--------价格:RMB2,380,000----日期:2017-02-12
郑燮兰竹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3,950,000----日期:2017-07-11
郑燮青竹秀石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6-12-19
郑燮--------------------------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06-05
近几年郑燮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郑燮--------------------------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7-02-08
郑燮行书纸本横批--------------价格:RMB3,210,000----日期:2017-02-28
郑燮竹石兰蕙图立轴纸本--------价格:RMB1,630,000----日期:2017-03-01
郑燮花卉----------------------价格:RMB1,180,000----日期:2017-12-13
郑燮竹石图立轴纸本------------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7-08-27
郑板桥画的多的为墨竹,素有高风亮节之情,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画风清劲秀美,超尘脱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
郑板桥精于绘画,尤其擅长画竹。画出了得意的画幅,他又喜欢题上一首诗,或是写上几句话,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说出来,也往往记述有关的事情,或者引发一些议论来。他的题画诗极富特色。与画相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语言清新、质朴,用句生动、传神;诗中常见哲理警句,如珠似玉,莹莹生辉。或写兰、竹,或写菊、石,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渗透着画家浓厚的情感意识,读之令人回味悠长。
其实,如若提到郑燮的书与画,就不得不提他作诗的才华。在咏竹诗中,他曾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另有“画竹插天盖地来,翻风覆雨笔头载;我今不肯从人法,写出龙须凤尾来”。诗词中溢满高尚的情怀,做人的气概,既能如竹一般坚毅淡定,伫立于风雨,又能执守品性的高洁,不随波逐流。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郑燮写竹蕴含深意,情绪也隐匿其间,他不同于文人雅士赏玩笔墨,躲避现实的消极姿态,曾有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是关切民生,心系百姓安危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世俗社会黑暗现状的深入洞察。在坎坷的仕途中,这种人生态度在绘画上反映了一种“入世”情怀,他打破了长期笼罩在文人心态下的“文人气”与“书卷气”,以艺术反映现实的基本规律顺应了时代的审美要求,造就了一道亦俗亦雅、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