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题材和画法都表现他作为江南处士的情怀和审美趣味,与妙在赋彩、细笔轻色的“黄家富贵”不同,﹝指黄筌与黄居父子﹞而形成另一种独特风格,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
然而《图画见闻志》中记徐熙为南唐宫廷所绘的“铺殿花”、“装堂花”,于“双缣幅素上画丛艳叠石,傍出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肃,多不存生意自然之态”。这种富有装饰性的绘画,也构成了徐熙绘画的另一风貌。
宋代的告身,也叫告命、诰命、官告等,是官人任官授职的公证,即以皇帝名义颁发的官员委任状,告身在唐宋时期为流行,宋代之后逐渐销声匿迹,元代统治者曾下令“凡收藏宋告身者,悉投水火,有妄讦者,坐死”。
上海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徐熙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徐熙花鸟立轴绢本--------------价格:RMB2,190,000----日期:2016-09-22
徐熙一品百龄立轴绢本----------价格:RMB2,490,000----日期:2017-09-03
徐熙花鸟立轴绢本--------------价格:RMB1,360,000----日期:2017-06-16
徐熙仙岛琼林图镜心绢----------价格:RMB1,960,000----日期:2016-09-19
近几年徐熙字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徐熙花鸟立轴绢本--------------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7-08-01
徐熙一品百龄立轴绢本----------价格:RMB1,910,000----日期:2016-04-13
徐熙一品百龄立轴绢本----------价格:RMB1,920,000----日期:2017-10-28
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梦溪笔谈》)。宋代《德隅斋画品》中著录徐熙《鹤竹图》,谓其画竹“根干节叶皆用浓墨粗笔,其间栉比,略以青绿点拂,而其梢萧然有拂云之气”。米芾又谓他画花果有时用澄心堂纸,用绢则“其纹稍粗如布”。
徐熙则以一介布衣,游戏笔墨,将当时已经成熟的水墨山水画的技法融入花鸟画中,开创了“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落墨法”花鸟画新风格,与黄筌的细笔重彩形成两大流派。此后一千多年花鸟画历经起落盛衰,但绘画风格一直在这两大流派的影响之下。
但是,生前的不受重视,使徐熙的画作难以传世。《雪竹图》似是能体现其“落墨”风格的,可惜未加色而不得窥其全豹。此图纵151.1厘米,横99.2厘米,绢本,墨笔,藏上海博物馆。
旁有数竿被雪压弯或折断的竹子,或粗或细,或断或弯,又有数竿细竹穿插其间,显得姿态多变,情趣盎然。左旁则现一段枯树,枝杈被折,或勾叶,或晕染留白,映衬雪景的萧瑟。而在刻画上,勾皴与晕染,粗笔与细笔,浓墨与淡墨,墨染与留白,兼施并用,同样是谨严的写实作品,与北宋盛行的“细勾填彩”、务求逼真的画风相比较,显得率意而出格,然而却也更多变化,更富情趣。
此后一千多年花鸟画历经起落盛衰,但绘画风格一直在这两大流派的影响之下。
徐熙,五代南唐画家。江南金陵(今江苏南京)人,一作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为人“志节高迈,放达不羁,以高雅自任”,擅画江湖间汀花、野竹、水鸟、鱼虫、蔬果。他在《翠微堂记》中自谓:“落墨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工。”
其画笔墨粗细兼施,纵横野逸,志在标新立异。但当时正是“诸黄”的富贵艳丽、工致精细画风占据主流,故被讥为“粗恶不入格”,排除在皇家画院之外。但徐熙在写实基础上求笔墨之变,却也适应了绘画由稚拙进入写实,又由写实转向写意的发展总趋势。因此,他的画风渐渐为人所识,对后代花鸟画发展的影响力甚至超过“诸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