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05 06:13
沉香还有两种分类方法和古人有关。一种是根据沉香沉水程度的不同来划分。这样可分为沉水香、栈香和速香。沉水香,即沉到水底的沉香;栈香,即在水里呈半沉半浮状态像栈桥一样的沉香;速香(由于它结香时间比较短,故名速香),即几乎浮于水面的沉香,也叫黄熟香(由于它结香时间短,油脂含量少,木材相对疏松,颜色则呈明黄色甚至棕黄色,故又名黄熟香)。如今人们将它们称为沉水香、半沉水香和浮水香。这种测试沉香沉水程度的不同实验,测试的是沉香密度的高低,也就是含油量的多少。含油量的高低,也是沉香分级的依据。含油量越高,沉香的级别也就越高。
有人认为很多植物都能够结出沉香,譬如大戟科植物、橄榄科植物和樟科植物,其实不然。能形成沉香的植物主要是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香树,但这些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明显的香气。当这些木材受到伤害或病菌感染时,会分泌一种膏脂状结块。上乘的沉香就是树木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过度地产生了这些膏脂,使得树木本身枯死,当木纤维腐烂后,留下的有香味的香脂。
对沉香的收藏始于春秋,成长于汉,成熟于唐,鼎盛于宋,传承于明清至今。沉香木可制熏香亦可做雕刻。宋元时期,人们把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修身养性的“四般闲事”,时称“一两沉香一两金”,明代则称“一寸沉香一寸金”。据明朝《雪水冰山录》记载,当年查抄严嵩家产时,就搜出了5000多斤沉香和三块奇楠。
投标会场的一块“奇楠”沉香木受人关注。这块“奇楠”来自印尼,属于中级品,重552克,目前市场价每克6000元左右。终该物件以288万元被成功交易,成为首届投标会的标王。
常温下的沉香,香气淡雅;熏烧时则浓郁、清凉、醇厚。加之沉香成香时间漫长,稀少难得,故自古为世人推崇。天然香树一般要到十年或数十年以上才有发达的树脂腺,才有可能形成“香结”,而“香结”还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成熟”。有的香树寿命能长达数百年,倒伏后留存的沉香往往也有数百岁以上的寿命。于是乎,古人称赞沉香是“集千百年天地灵气”。
首届中国(莆田)沉香原木投标会在莆田工艺美术城艺术长廊内举行。共有18家企业和个人提交了267份竞标书,其中有效234份,成交的有86份,成交额达1358.4万元。180号的“奇楠”沉香原木以288万元成为此次投标会的标王(如图)。
据了解,作为第八届艺博会的配套活动之一,首届中国(莆田)沉香原木投标会引人关注。该活动面向海峡两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征集了“奇楠”、“沉水沉香”、“非沉水沉香”等类型沉香原木共500多件,其中的300多件作为此次标地物参与投标会。
而根据产地不同,沉香又分为国产沉香和进口沉香。国产沉香产地有海南、香港和东莞及其周边地区等。进口沉香,按照国别有越南、老挝、缅甸等;按照出产国的沉香盛产地,比如印度尼西亚由很多岛屿组成,每个岛屿都出产沉香,那么不同产地的沉香就按岛屿或岛上某个城镇的名称命名,比如产自加里曼丹岛的沉香就叫作加里曼丹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