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袁大头”银元共铸有4个年号,即中华民国3年、8年、9年、10年。其共同点是:正面均为袁世凯五分侧面像,上列纪年,背嘉禾二本,左右交互,下系结带,中铸“壹圆”二字。不同点:纪年字书不一“中华民国三年”为6字;“中华民国八年造”、“中华民国九年造”、“中华民国十年造”多出一个造字。
同一字书写不一。“中华民国三年”的“民”字有点;而“中华民国八年、九年、十年造”的“民”字均没有点。钢模制版国别不一。“中华民国三年、九年、十年”银元钢模为本国制版,而“中华民国八年造”,银元钢模为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制。正面内边齿暗记不一。国内制模的“中华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的正面内边齿有暗记,且一致;而英国制模的“中华民国八年造”正面内边齿没有暗记。具体区别在于:正面内齿是一粗一细。国内制模在袁像胸襟花饰前内边齿少“一”细齿,而英国制模却有这一细齿。外边齿不一。“中华民国三年”银元既有直线边齿,又有T字边齿,还有鹰洋边齿;而“中华民国八年、九年、十年造”银元只有直线边齿。
银币是用机械制造的银质货币,在海南俗称“光银”、“光洋”。始铸于十五世纪的欧洲,明代万历年间流入中国。清道光年间在台湾始有仿铸,光绪初年在广东开铸“龙洋”,各省随后纷纷仿造。宣统二年,颁布了《币制则例》,规定银元为本位币,成为法定货币。据海南收藏界有关人士提供的资料,银币在我国可分为明清、北洋军阀、民国、中华苏维埃时期等四大类。其中,以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发行的银币品种和存世量为多。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公司近期成交记录:
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银币-------成交价:RMB1,360,000---成交日期:2016-12-19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HKD1,250,000---成交日期:2016-12-22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HKD1,000,000---成交日期:2016-12-22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HKD1,607,000---成交日期:2015-12-22
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银币----成交价:RMB1,360,000---成交日期:2014-12-19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HKD1,000,000---成交日期:2015-12-22
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银币-------成交价:RMB1,360,000---成交日期:2014-12-19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交价:HKD1,250,000---成交日期:2015-12-22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苏维埃--成交价:HKD,1,219,000---成交日期:2015-12-22
中华民国八年袁大头银币----成交价:RMB1,360,000---成交日期:2014-12-19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历年来的成交价一直往上飚
目前“袁大头”的售价并不高,一枚品相上好的民国三年铸造的“袁大头”也只卖50多元,该价格比一枚普通的流通金属纪念币高不了多少。因而,藏家普遍认为“袁大头”具备了较高的升值潜力。
“袁大头”由于铸地多、铸量大,出现了许多版别。有趣的是,尽管版别不同,但“袁大头”的标准重量都为七钱二分,以今天的计量方法是26.697克,成色89.1%,含纯银23.493克,而且各地的“袁大头”均可通用。按年号,“袁大头”分为民国三年、五年、八年、九年、十年版等,均为普通版,唯独五年版铸量较少。其中,八年版为英国伯翰造币厂所制钢模铸造,品相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