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鉴定五彩瓷器的特点特征

名称:免费鉴定五彩瓷器的特点特征

供应商:上海珍博文物经营有限公司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0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898号

手机:18502159105

联系人:甄经理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95942562

更新时间:2021-03-01

发布者IP:116.231.36.52

详细说明

  五彩瓷器,明嘉靖时期产生,有五彩和青花五彩。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五色彩料为主等带有玻璃质的彩料,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乘车路线:地铁三号线大柏树下1号口出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何谓五彩瓷,据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据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

  基本特征  它的特征是:

  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

  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

  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

  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历史溯源

  彩绘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五彩瓷的出现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彩绘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宋时期,北方著名瓷窑磁州窑所烧造的白底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绿彩等品种,无疑是明清五彩瓷器的先声。 金代五彩瓷器的确定,是学术界对近十几年在考古发掘以及海外陆续发现的金代釉上五彩瓷研究的结果。特别是金代定窑的釉上红彩和磁州窑系统的釉上加彩,可以断定是釉上彩的原始阶段,为后期景德镇五彩瓷器的出现起到了启迪作用。

  元代景德镇逐渐发展成中国瓷业生产的中心,“枢府窑”的瓷器为五彩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清朱琰记载:“新烧大足素者,久润。有青色及五色,花且俗。”这一评述认为,作为新品种的五彩器不如元代以白为主的枢府瓷、卵白瓷和青花瓷好,反映了元代尚白的审美习俗。这对后人了解元代有五彩瓷这样一个事实,恰是一个有力的注脚。童书业先生曾说过一段话:“从整个瓷器发展史看来,元代是一个中衰时期,旧瓷虽然衰落,而新瓷已在酝酿,我们不能小看元代瓷器中的创新因素。”

  特征及品类

  五彩瓷是成熟于明代的釉上彩绘瓷,因此也称“大明五彩”。由于工艺技法和使用材料的原因,在清代康熙年间亦称为“硬彩”。五彩瓷的制作,是以烧制好的白釉器为基础,生料、矾红勾线,只有矾红深浅洗色,其他均以透明色平填;描绘图案纹样后入窑烧烤,经750℃至850℃窑火烧烤而成;色彩以红、绿、黄、蓝、紫、孔雀绿等色多见,但每款器物各有不同,根据纹样的内容,有的还加饰金彩。通常情况下,每一件作品并不一定五色俱全,明代的作品,有些只用两三种色彩。根据图案需要,色彩搭配得当,同样精美富丽。清乾隆文献载:“其五彩则素烧纯用彩填出者是也。”照此划分,五彩应该指单纯的釉上彩。

  拍卖记录参考:

  清 五彩九龙梅瓶 (一对)估价:8,000,000-8,000,000  尺寸:87cm×2   2013年首届艺术品拍卖会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   说明:此对拍品梅瓶整器宏大,威武端庄。正面龙首凶悍威武,五爪有力,绿釉缠枝莲纹更衬托皇家称霸天下之豪气。胎质腻白氧化明显,彩釉和工艺明显具康熙官窑特征,如此品相完美,精雕细琢的硕大梅瓶成对是非常难得的,收藏潜力巨大!

  清康熙 珊瑚地五彩「九秋同庆」图碗 (一对)  估价:8,000,000-12,000,000

  尺寸:10.9cm    2011年春季拍卖会  《康熙御制》款   出版: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香港,1993年,页216,图版379(一碗)

  《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图版217

  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4

  来源:华光草堂收藏

  赵从衍收藏

  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19日,编号303

  香港佳士得1990年3月20日,编号566

  香港佳士得2006年5月30日,编号1258

  展览:《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1973-4年,编号108(一碗见于图例)

  《赵从衍基金会藏明清陶瓷》,香港艺术馆,香港,1978年,编号71(一碗见于图例)

  「御制」款较之「年制」款者,更为稀少,亦彰显与皇室更密切的关系。北京紫禁城御作所绘瓷器,其「御制」款通常为釉上蓝料或红料款,因从景德镇御窑厂预烧的白瓷胎器均已施透明釉。至于以釉下青花书写之「御制」铭款、应为景德镇烧制、由于署「年制」款但造形及纹饰完全一致的作例时有所见、有关其特征和代表性、亦备受讨论及探究。

  一种说法指此类瓷碗是宫中御作坊加彩、青花「御制」款碗则产于景德镇。但它们和康熙朝内珐琅作所产瓷胎画珐琅器差异颇大。相反把其归类于一批少数但纹饰相近、且同施五彩色釉的碗器、则更形贴切。所以它们虽为内廷御用,然极为可能属景德镇烧制。此种纹样于往后数朝仍甚流行、得见雍正、乾隆、道光年款相类碗例。比较一件形制、纹样及款识相同之作例,藏于上海博物馆,出版于汪庆正编,《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香港,1998年,图版95另有一件三藩市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收录于贺利,《Chinese Ceramics. A New Standard Guide》,伦敦,1996年,图版653;亦有一对仇炎之藏品,售于香港苏富比1980年11月25日,编号143,现为天民楼收藏,1987年于香港展出,编号89.相若碗例,有「雍正御制」、「雍正年制」以及六字雍正、乾隆年款者,收录于《徐氏艺术馆?陶瓷篇Ⅳ?清代》,香港,1995年,图版158-160、166,同书亦收录一件珍贵的清康熙珊瑚红五彩花卉果实纹碗,《康熙御制》红料楷书款,图版123。一件道光作例,与另一件雍正御制款例,共同收录于Soame Jenyns,《Later Chinese Porcelain. The Ch'ing Dynasty (1644-1912)》,伦敦,1951年,图版XLV,可资比较。

  雍正 五彩龙凤瑞兽缠枝食盒  估价:9,000,000-9,000,000  尺寸:高22.6cm  2014年春季拍卖会

  我们秉持对藏友们不诱导价格,不误导市场的情况下,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公开,以合理,合法的收购模式为藏家解决藏品出手难的困境。 上海珍博文物经营有限公司(拥有上海市文物局特许经营单位拍照)

  乘车路线:地铁三号线大柏树下1号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