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是否进口:否
-
工艺:瓷器,鸡宝,猪宝,字画,古币,玉器,龙涎香,紫砂壶
-
经营模式:拍卖,鉴定,交易
-
公司行业:拍卖,鉴定
-
公司区域:上海杨浦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瓷器,鸡宝,猪宝,字画,古币,玉器,龙涎香,紫砂壶等拍卖,鉴定,交易
-
服务特点:
提供细致、周到的艺术品投资交易服务
清远字画收购平台手头要多备一些工具书。学习书画鉴定,有关的书画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当我们遇上赝品,可以用建立起的书画鉴定的标尺与之比较,从中寻找到赝品的“蛛丝马迹”。权威的书画鉴定家们对书画作品的鉴定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对照比较的过程。
即使撇开书画中那些确凿表现时代的形象不谈,它的时代风格也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明显存在的。同一时代的作品,尽管有个人和地区上的差别,如宋代书家苏、黄、米、蔡异体,山水郭熙、范宽殊观,但其间还是有某些个共同的风格特点,使人一看而知是宋人的字,宋人的画。前人鉴定书画,看到同一时代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时代作品的相异点,往往说什么“朝代气象”,实际上他们所感觉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时代风格。 个人风格比时代风格还要具体,更容易捉摸。书画家各人的思想不同,性格不同,审美观点不同,惯不同,使用的工具也往往不同。古人写字,不仅执笔方法有出入,运笔的迟速、用力的大小也不一样,在什么地方用力更是人各相殊。摹写古人的书法固然可以使用同样的工具,运用相同的方法和速度,但很难掌握用力的分寸和笔锋转折的节奏。要写某一家的字先要分析研究某家的笔法。宋代苏黄、米、蔡四家,我认为黄山谷写字缓慢,从表面上也许看不出来,仔细玩味才能体会到。假使有人用写米字的笔法来写黄或写苏,包管他黄、苏的妙处一辈子也领悟不到,一辈子也学不像。所以鉴定书画不能只着眼于作品的表面形式,而是要不仅知其当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否则便不能深入地抓住它的特点,也就是无法掌握他的个人风格。我幼年学书画鉴定是从看字入手的,为了要求有切身体会,学看字又从学写字入手。自从对写字的用笔有了门径,感到看字也能比较深入。从里再引申到看画,举一反三,对绘画用笔的迟速,用力的大小,以及笔锋的正侧等等也较易贯通。一个不受个人爱好所限的画家,在鉴定绘画时在某些地方要比不会画的人占便宜,就是因为他能掌握作画用笔的原故。
旧画改款一般的规律是将小名家改为大名家,将晚期的画家改为早期的画家。明代晚期就有人将戴进的作品改署马远或夏珪。前面提到的王世昌山水被改为徐世昌,亦属此类。古代许多小名家本来应当有作品流传下来,不知有多少由于被作伪者改款而弄得名湮迹。 有些伪作把割剩下的题跋作为款字。例如故宫博物院的宋人,款作“李伯时为苏子由作”,实际上这是题跋开头的部分。又有卷,尾有苏东坡款,也是利用题跋中首行字来作为款识。其实这两卷并不因李、苏的名款而增重,也不因题跋被割而被否定其艺术和历史的价值,作伪人的这样手段,终是心劳日绌的。
绘画自古就是为政治服务的,旨在“成教化,助人伦”,“指鉴贤患,发明治乱”,所以首先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而《女史箴》《列女传》等都是宣扬封建礼教的题材。早期人物的描法,如“春蚕吐丝,如一”,继之而起的有轻重提按、近似兰叶的衣纹,标志着用笔的进一步发展。转折快利、顿挫分明的描法要到南宋才开始流行。山水画初起时不讲究比例,“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它的时代风格。等到画家知道只要按照比例就可以将大自然缩写到画幅之中,所谓“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又不禁对此“”大为赞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早期山水多摄取全形,要到南宋李唐、马远、夏圭诸家截取山腰、山脚,取景才有另一步的发展。北宋大家如李成、郭熙,所画树石是中原景,南宋才出现水天空濛的一角“剩水残山”,这和宋室偏安、政治中心南移是分不开的。元代文人画讲求笔情墨韵,不以形似为工,使山水面目又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