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是否进口:否
-
工艺:瓷器,鸡宝,猪宝,字画,古币,玉器,龙涎香,紫砂壶
-
经营模式:拍卖,鉴定,交易
-
公司行业:拍卖,鉴定
-
公司区域:上海杨浦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瓷器,鸡宝,猪宝,字画,古币,玉器,龙涎香,紫砂壶等拍卖,鉴定,交易
-
服务特点:
提供细致、周到的艺术品投资交易服务
汕头字画鉴定企业手头要多备一些工具书。学习书画鉴定,有关的书画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日常当我们遇上赝品,可以用建立起的书画鉴定的标尺与之比较,从中寻找到赝品的“蛛丝马迹”。权威的书画鉴定家们对书画作品的鉴定工作,其实就是一个对照比较的过程。
书画鉴定和书画作伪两者之间是尖锐的矛盾斗争,现在我们的鉴定方法虽比前人有了进步,但如果我们满足于现状,怠于精进,停滞不前,那么就会被作伪者骗过,鉴定工作便要失败。 鉴定工作者固然不可有主观成见,但也不宜无原则地轻易动摇。有些古书画存在的问题,由于条件不足,目前还无法获得彻底解决,不宜急求结论,也不必要求大家意见一致。也就是以代表作作为标准。有人采用低标准,如文徵明的画,有较差的,但是无法肯定它假,即以此为标准。两者各有利弊,高标准容易把真看作假,低标准容易把假看作真,所谓有人“眼睛严”、有人“眼睛宽”即指此。这是各人所持的尺度的不同,一时也难强求统一。当然另一方面如果有人确实能提出有力的据,明个人的看法不对,那么自然应当放弃自己的错谋误意见,立即改正。只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有的画应当说本来是真的,因被人加上假题,反成了伪作。例如在《唐宋元明名画大观》印出的一幅草虫图轴,署款李亨。按前代画家有两个李亨,一为元人,一为清人。从草虫轴的时代风格来看,出于清人之手,本是清代李亨的真迹。但画上有后人伪造明钱穀和清卞永誉的跋,出于有了这两段题字,却使它成了一幅假的元人画了。这方面的作伪伎俩和制造伪书画一样的层出不穷,具体的事例写一专册,这里多举了。 收藏印对书画鉴定也是有帮助的。一则是有些烜赫名迹经过历代鉴赏家收藏都盖上了他们的钤记,将收藏者的时代排一排,便可弄清它的传世经过,前人所谓“流传有绪”就是指此。其次是有几位鉴赏家如梁清标、安岐眼力高,凡经这二人盖过鉴藏印的书画,大多数是。再其次是收藏印至少可以为作品的下限年代提供的根据。一幅画如有赵佶的收藏印,就可以确定晚也是北宋;如有张丑的收藏印,就可以确定至迟也是晚明。余此类推,不必再为罗列。
元明以后的某些文人画家,构图落墨往往顷刻而成。五代、北宋的花鸟画着重写生,后来才有写意的“四君子画(梅、兰、竹、菊),这自和文人画有密切的联系。以上只是简略地提一提时代不同,画家的思想、生活、工具、方法都会有所改变以致影响绘画的风格,而使人看出它的时代特点。这仅是几个例子,至于细致的分析叙述,自然不是短时间所能讲清楚的。 具体到绘画中的服饰器用,往往有关历史制度,所反映的时代特点更为鲜明。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衣冠异制》专论这方面的问题。画中事物是否与历史相符,被郭氏用作评价的标准之一,可见自古以来鉴赏家对这方面就十分注意。熟悉各个时代的服饰器用对鉴定是有帮助的。古代画家也有画错了前代衣冠制度的,但只有错画或混淆了前代已有的,而不会预先画出当时尚未有的。有些画上题有唐代画家的名款,但画中有用藤竹缠扎的高形圆几和带束腰的长方高桌,即从器物上来看,便知这画是宋非唐。而譬如有古纸古绢的风俗画,而中有戴红顶花翎的人物,无论纸绢如何古老,它也对不会是清以前的作品。